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资政育人 >> 正文  

普洱“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研究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4/11/8 点击:1076

改革开放初期,在云南省委、思茅(今普洱,下同)地委领导下,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成功探索“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成为全省少数民族山区经济发展示范推广的成功经验之一,在普洱改革开放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江城县勐烈镇牛洛河村万亩茶园(局部)

一、“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

改革开放初期,思茅地区积极推进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在广大农村普遍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特别是粮食获得较大增产,农民收入普遍增加。但由于科技落后,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加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在经济发展资本积累阶段,既难以靠高科技产业起步,又缺乏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带动民族经济发展。1980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9.0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9.8亿元;粮食49.46万吨,人均268.3公斤;财政收入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0元。思茅地区有丰富的土地、气候、水、森林等自然资源,适宜规模化发展茶叶、咖啡、橡胶、甘蔗、松香、紫胶等商品基地。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立足实际,坚持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解决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把建设农村商品生产基地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来抓,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率先探索出了一条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子。

(一)发展历程

思茅地区探索“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的思想转变。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为鼓励农民种茶,无偿提供籽种,补助开挖种植费,让农民自己去种。结果一家一户种茶,科技含量低,管理跟不上,产量很低,收效甚微,一般亩产40斤到50斤,许多地方“年年种茶不见茶”。总结经验教训,党委、政府深刻认识到,只有采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建成集中连片、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才有利于商品生产的发展。

第二阶段:从规模化经营向集约化、科学化经营转变。以孟连县和澜沧县为代表,开启了探索规模化、集约化、科学种植建设商品基地的先河。孟连县先在勐马镇开发种植1.58万亩橡胶基地,成为第一个集中连片面积达万亩而且科学种植水平较高的农村商品基地,继而在全县建成橡胶基地3.38万亩。澜沧县在省茶科所帮助下,先在富邦乡发展24亩速生密植丰产茶园,3年平均亩产达136公斤,继而在全县推广速生密植丰产茶叶基地建设,全县茶园面积从5.9万亩发展到10.2万亩。党委、政府及时总结孟连、澜沧两县经验,提出“统一规划,联合开发,加强服务”的热区开发方针和“高标准、高投入、高质量、高效益”建设商品基地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商品基地建设的领导。此后进一步明确“统一规划,集中连片;依托实体,联合开发;科技先导,集约经营”的方式,建设农村商品基地,为“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诞生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从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经营向“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转变。期间,普洱县(今宁洱县,下同)以“城乡结合、工农联营”的方式,由县茶叶公司与330多户农民联营,在勐先乡板山建设4000亩速生密植丰产茶园。思茅地区以建设2万亩“滇红”出口茶叶基地为牵引,吸引县茶叶公司、云南茶机厂、县乡供销社、外贸公司、农垦曼歇坝农场、云南思茅茶树良种场、养护总段、三家村茶厂等单位和多家行政单位参与携手联营共建基地。短短5年,思茅地区共建成茶叶基地3.16万亩、橡胶园1.03万亩、水果园1.26万亩、咖啡园0.27万亩,“城乡喜结良缘,工农比翼齐飞”被传为佳话。江城县把城乡结合一体化的开发方式与扶贫项目结合起来,与国有农场联营建设牛洛河万亩生态茶园,从全县8个乡镇最贫困村社中招收迁徙3300多人,仅用3年,便建成了1.03万亩思茅地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高标准茶园。截止1995年,全区新建的茶叶、橡胶、咖啡三类基地面积已达45万多亩,农村商品基地建设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效。

(二)主要类型

“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有多种类型,对思茅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大的有以下几种:

股份合作制。如孟连勐马橡胶公司,以土地、资金、劳力、实物入股建设橡胶基地,宜胶林地所有权不变,每亩由使用者付给所有者有偿使用费100元,从橡胶投产后第5年起逐步付清,土地使用期限50年。群众以每公斤原粮、20元人民币、10个劳力为1股入股开发。以股份合作制形式开发,可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有效集中起来,把“小钱”变成“大钱”,“死钱”变成“活钱”,而且大大提高劳动者对生产经营的关注度,有利于建设农村商品基地。

不同所有制多种经营。包括工农联营、商农联营、垦(农垦)农联营、科农联营、农(乡镇企业)农联营等形式。普洱的板山茶园、江城的牛洛河茶厂、思茅的大开河咖啡基地和营盘山茶园等。这些联合形式打破了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工农界限和行业界限,具有“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特征,成为一种市场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领域混合、管理方式混合的新型混合企业。这些混合型所有制企业兼收并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吸取城乡、工农、商贸、科技之所长,具有单一所有制结构和单一经济结构所不具备的“杂交优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以产品为龙头,公司(工厂)+农户。墨江亚龙总公司以荣获巴黎国际名优酒评比金奖和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天溪牌”紫米封缸酒为龙头产品,实行招商引资,建成年产3000吨紫米封缸酒和年产5000吨冰醋酸生产线。同时以“公司+农户”方式,扶持农户建成紫米、玉米、木薯、芭蕉芋等基地2.3万亩,辐射带动15个乡(镇)5万余农户27万多人,成为墨江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支柱。此外,普洱县的蔗糖和松香生产,都采用这种形式。

加工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原料购销型。以市场为导向,抓住市场机遇,由省外企业负责加工和销售,本地建设原料基地。以咖啡生产为例。1987年,思茅与东莞雀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为期13年的咖啡购销合同,由东莞负责咖啡加工与销售,思茅提供咖啡豆。根据购销合同,思茅依托地、县、乡供销社组建咖啡公司,与农民联营发展咖啡生产。到1992年,建成3.97万亩咖啡园,成为国内最大的小粒咖啡基地,成功实现了民族地区商品基地建设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之后,雀巢公司与各县根据咖啡市场的变化,又签订了新的合同,实行价格保护,还承担更多资金、物资、技术支持。

(三)主要成效

通过“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开发的商品基地,都是几百亩、几千亩乃至上万亩统一规划、集中连片种植,科技含量较高,有力带动了思茅区经济社会发展。1993年与1980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由9.04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增长1.1倍;工农业总产值由9.8亿元增加到24.5亿元;粮食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初步实现区内自求平衡;财政收入由0.3亿元增加到1.86亿元,增长5.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0元增加到554元,增长3.2倍。全区初步呈现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

促进了资源有效配置。“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土地有偿集中起来,把资金、技术、信息引到农村,把边疆民族山区的资源开发同国内外的市场联结起来,使土地、资金、技术、市场等生产力要素得到合理配置,整体优势得到发挥,创造了茶叶亩产50公斤以上、橡胶亩产干胶70公斤以上、咖啡亩产80公斤以上的巨大效益。

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推动了农户脱贫致富。例如,参加江城牛洛河万亩茶园建设的3000多农民,原来年收入120元以下,1993年仅采摘鲜叶人均收入1500多元,高的达3400多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94元高出近1000元。茶叶平均亩产值834元,茶厂实现利税2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思茅地区参加茶叶、橡胶、咖啡基地建设的劳动力6万多人,直接涉及农业人口24万多人,辐射人口更多。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推行后,思茅地区先后建成乡(镇)茶叶初制所122个、精制厂3个,橡胶加工厂6个,7个年生产能力达6万立方米的人造板厂,7个年产松香3万吨的松香厂,10个年生产能力达10万吨的白糖厂,以林板、林化为主的林产工业和以糖、茶、酒、粮为主的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0.7%。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86年的88:6:6调整到1993年的80:11:9。农村人均拥有经济作物0.5亩,其中孟连县人均1亩。

开启了农业产业化之路。“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建设的农村商品基地都是集中连片,一般面积3000亩以上,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有牛洛河茶园1.03万亩、勐马橡胶园2.2万亩、大开河咖啡园2000亩。这些商品基地的建成,标志着普洱农业生产已经开始摆脱零星分散、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跨入了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商品生产时代。在建基地的同时抓质量、创名牌,积极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开发出“板山毫峰”、“天溪牌”紫米封缸酒、“树塔牌”橄榄汁、芒果汁等一批优质名牌产品,进一步培育和开拓了市场。

迅速提高了劳动者素质。“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建设商品基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成为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县以上单位到乡村与农民联营,派出一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干部,把科学技术带到了民族山区。集中连片的商品基地便于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科学技术,还为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提供了科学试验和科技推广的试验地。中科院昆明分院等一大批科研机构纷纷到基地做实验、搞课题、推广科研成果,帮助指导基地建设。思茅茶树良种场既抓茶树良种培育推广,又办茶叶基地,还开办茶叶中专学校,一批少数民族干部在基地建设中迅速成长,成为思茅商品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探索“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的启示

回顾思茅地区“三结合一体化”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探索,总结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云南农村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思茅地委采取“统一规划、集中连片,依托实体、联合开发,科技先导、集约经营”的方式,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参与,是建设农村商品基地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例如,建设普洱板山茶场,当地党委派出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5人,组成937人的种茶专业队伍,5年开发4000多亩高产密植速生茶园,并试制出名优高档茶1000多公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切实把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到实处,健全党领导农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机制,汇聚全党上下、社会各方抓改革促振兴的强大合力。

作好共享文章,完善联农带农常态长效机制。探索“三结合一体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经济。思茅大开河咖啡基地坚持与时俱进,克服种种困难,发展“支部+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成为思茅地区有名的咖啡专业村、靠咖啡致富的文明村。当前,组织农村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资源发展经济实体,应明确企业、农户、村集体权责利,创新更多联农带农机制,让各主体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共享农村改革成果。

作好融合文章,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融合是“三结合一体化”改革的鲜明特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因此,应立足当地条件,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多举措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用心用情做好农民进城工作,倾斜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流动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挖潜力、聚合力。

作好创新文章,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三结合一体化”经营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表明,抓住创新,就抓住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要围绕统筹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探索农村集成改革路径和机制。坚持以资源换产业、换投资、换市场、换技术、换人才,以村为主体,大力推进投入小、见效快的“微招商”、招“小商”;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村村联合、村社联合、产业联盟等形式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效。构建农村集成改革的联动机制,破解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掣肘的问题,消除农村改革创新零散化、碎片化难题,确保各项改革创新之间有机衔接、相互支撑,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作好科技文章,加快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三结合一体化”产业基地用新技术种茶,3年后亩产100斤,5年后亩产200斤。用传统技术加工的茶,每斤售价3至5元;用先进工艺加工,高档茶一斤出厂价150元,中档茶一斤50元,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充分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要做好适宜山区耕作的农业机械研发,推进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整体效率;重视物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在农业生产中的结合应用,提高育种、种植、养殖等环节科技含量;打造绿色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推进农产品深度开发;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依托龙头企业和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培养一批基层科技人才和职业农民、专业农民。

作好作风文章,推动农村各项改革落到实处。牛洛河茶厂建厂之初,由3300多名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民自带干粮、自备工具、自盖窝棚,在厂领导带领下,从开挖、定植到管理、采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了1.03万亩思茅地区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高水平茶园。短短几年,全区共开发了129块31万多亩的商品基地,靠的是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推动农村各项改革任务落实,要严格落实“三化三法”“三个马上”要求,按照“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的“三部曲”,狠抓工作落实;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了解民情、汇集民智、激活民力,提高改革举措精准性、实效性;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中共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  谢永生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