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县(区)之窗 >> 思茅区 >> 正文  

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三项举措提升年鉴质效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4/11/8 点击:2214

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在编纂《思茅年鉴(2024)》过程中,从研判、借鉴、磨炼三方面入手,全面推动年鉴编纂工作的精细化、专业化、特色化。

一、以研判促脉准力稳。在年鉴编纂之初,注重对区域发展动态的精准研判。通过深入分析思茅区委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把准思茅区内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为年鉴编纂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思路。同时,结合思茅区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底蕴,确定年鉴主题和重点,确保年鉴内容既全面又具有针对性。制定年鉴编纂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充实编纂人员,推行稿件收集编写“三校三改”工作机制,严把稿件质量关,确保各个工作环节有序进行。

二、以借鉴促提质增效。坚持开门办鉴、守正创新。邀请省、市级专家到相关部门对年鉴编纂进行不定期培训指导,组织撰稿人员集体研习楚雄、玉溪、普洱等地优秀年鉴7次,汲取其在框架构建、内容编排、资料收集、图片选用等方面的精华。《思茅年鉴(2024)》共设置彩页专题5个,特载、大事记、区情概况、等特色栏目33个,个性化分目131个,条目906个,收录照片159幅,表格18个,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覆。内容上以“中国茶城,绿色思茅”“生态宜居,民族团结”“热情好客,和谐平安”为主基调,突出绿色产业发展、民族团结、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等地方特色,使年鉴更具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三、以磨炼促蝶变升华。在年鉴编纂过程中,邀请专家学者对年鉴进行评审和指导,注重文字表述、图片选用等细节的精心打磨,共召开年鉴集体编审会20余次,修改完善1890处,征集高质量年度照片400余张,从最初的96万字修改为66万字,确保年鉴内容的准确性、权威性和可读性。

 

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  方荣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