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史海纵览 >> 回忆与思考 >>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3/1/31 点击:11566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的,集中人民智慧、尊重人民创造”,“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等人民民主理念,深刻证明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纵观历史,不论是历代封建统治王朝轮回更迭,还是东欧剧变、苏共垮台,无不验证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一、历史证明共产党始终坚持把人民拥护和支持作为党执政最牢固的根基

辛亥革命孙中山奔走呼喊“振兴中华”,无数革命先驱、仁人志士流血牺牲,孜孜以求,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路径而不得。国民党虽然完成了形式上的国家统一,但本质上并不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权,人民群众仍然处在社会最底层。中华民族的独立梦、人民群众的主人梦,实则并未得到实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伊始,便将“时时刻刻要牢记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努力工作”作为立党之本;此后,在毛泽东倡导下,群众路线不断丰富完善起来,毛泽东同志从领导革命战争开始,反复强调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人民群众战争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党离不开群众,而群众却是独立于党之外的力量,党和群众的关系是鱼与水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虽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等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了很大损失,但是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而毫无私利”的根本立场没有改变,因此广大人民群众依然无怨无悔跟党走,我们党的执政之基从未发生过动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在探索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中国梦”不但轮廓初现,而且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体,顺势而为,响应民意,与时俱进提出了新时期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以此为标志,中国梦成为指引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伟大时代旗帜,吹响了人民群众由满足于物质需求到渴望提升幸福指数的民生号角。这既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特色的最新总结,也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实践的最新提炼。中国梦的提出,是基于当前民情、国情、世情的最新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群众路线则是我们党和人民践行中国梦的一条特色路径。

回顾鸦片战争以来18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人民和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成为中华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一环。在建党百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没有忘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深之理,常怀敬畏之心、常铸鱼水之情;始终没有忘记井冈山的竹海、陕北的小米、淮海的独轮车,而是常思滴水之恩涌泉报,常为民之所好、民之所乐。俗语说得好,接地气才能聚人气。

二、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是亡党亡国的开始

苏共的解体足以让我们觉醒。前不久,中部地区有个县的宣传部门专门做了一次调查,他们在问卷上列了党的宗旨,党员的志愿,党员的义务,党员的职责,党员的奋斗目标,交纳党费,对党员干部的看法,对党政策的理解,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党的纪律等十项内容,调查访问了来自不同层次的1000名党员,其结果令人失望。党的宗旨、党员的志愿、党员的义务、党员的职责回答正确率均未能超过50%,对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回答高的仅占19%。调查中,有些群众直言不讳地说:“进入八十年代后,党员的作用没有了,谁有本事谁赚钱。有钱就是老大哥。没钱就是王八蛋。”还有的党员干脆要求退党,理由是过去党员经常过组织生活,听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组织还帮助党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现在有钱就是党员,没有钱什么都不是,所以不如当个老实百姓好。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调查,但结果足以令国人警醒,目前社会对那些贪官,大多数的群众及党员提起来就气愤,买党票,买官当,包“二奶”,如果说是某些党员的思想不纯,不如说是那些在台上的某些党组织的领导思想不正,行为不端,见钱眼开,才把党内的风气搞坏了。革命战争年代、红色时期的党员,那时候思想单纯,立党为公,党员心里有一根精神支柱,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当好祖国的红色接班人,让祖国的江山千秋万代不变色。可是现在有的党员把党的宗旨、义务、职责都忘得一干二净,丢掉了党的本色,失去了党的传统,忘记了党的使命。他们披着共产党员的外衣,却干着损公肥私,损人利已的勾当,成为党内的蛀虫、败类。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征地、医患、食品安全、就业等一系列危机问题,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加剧。使得各种领域和各个层面的信任危机凸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也有所降低,过去群众称“我们党”,“我们政府”,现在一开口就说“你们共产党”、“你们政府”,个别群众对某些党员干部反感甚至有仇视心理。“信仰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一个国家的强盛,就是靠一个好的执政党来领导,如果人民群众对党产生了信任危机,那么这个国家的希望何在?历史上不是有很多的教训吗?亡国先亡党。假如我们的中流砥柱――党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没有地位,就等于国家失去了灵魂,一切无从谈起。

三、铸牢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一)牢铸“为民”宗旨,以坚定信念投身中国梦

党和人民的关系不仅决定中国未来,也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执政成败和中国梦能否实现。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带领人民,完成了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三件大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开创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离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越来越近。可见,历史进程中的中国梦,不论是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还是力求民富国强,都与人民息息相关,其主体是人民,落脚点也是人民。因此,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之梦,只有人民才是中国梦的核心价值和动力源泉。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不为民,党就违背了根本宗旨,就无法完成奋斗目标,就会失信于民。当下,“为民”二字深深道出了中国梦的价值指向和实践主体,厘清并升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出发点与终极目标,解决了中国梦“为了谁”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切实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一切为了人民,最大限度扩大民生增量、提高民生质量、守住民生底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为民”作为第一个主题词,使党的为公之心、为民情怀一以贯之,使中国梦的人民底色更加鲜明、民生红利更加坚实、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力量源泉更加广泛。试想,当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之想为,当13亿中华儿女都去追梦、筑梦,都成为“梦之队”成员,那么,中国梦的实现必将会被注入“无往而不胜”的磅礴力量。

(二)强化“务实”作风,以实干举措夯实中国梦

自古以来,老百姓不仅看当权者“怎么说”,更看其“如何做”。我们党能否继续赢得人民,关键还在一个“干”字,而且是务实地干、进取地干。中国共产党追梦、圆梦的百年,就是务实进取的百年。历史证明:在多少次遭遇危险和困难时,无不都是党的务实力挽狂澜,使中国梦涅槃重生。例如,党从国情出发选择“农村包围城市”,有效应对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临的极大危险;党适应形势开展长征,有效应对了1934年中央根据地反“围剿”失败后的严重困难;党结合实际全面整顿,有效应对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党实事求是拨乱反正,有效应对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峻局面;党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有效应对了全球化条件下再次“落后挨打”的潜在风险,等等。务实则党兴国兴、好梦成真,不务实则误党误国、美梦破碎。当下,“务实”二字,鲜明地道出了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和基本方法,解决了中国梦“怎么追”“怎么圆”的问题。必须坚决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决裂,以唯实之态形成中国风气,确保在实现中国梦的历程中少一些干扰、少一些徘徊、少一些折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务实”作为三大主题之一,使中国梦有了最质朴、最能动也最有效的方法论,形成了“人人都是实干家”的热烈氛围。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迎来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顺着这条务实之路,中国梦必将会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明天得以实现。人民总理爱人民。在人民大会堂的庄严场合,李克强总理向世人做出郑重承诺:经济发展的同时,让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感受到得实惠。只要当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时,他们脸上的幸福感,即使不用问询,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了。

(三)树立“清廉”形象,以清风正气托起中国梦

在得失之间,腐败犹如一个幽灵,绕不开、挥不散,能否做到清廉执政,往往是能否得民心的关键。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自力更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铸成了保持自身肌体健康的铜墙铁壁。在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三大法宝”“两个务必”,团结了广大群众,取得了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由带领人民反剥削、反压迫的党转变为全面参与社会管理和领导经济建设的党,党的地位、处境和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面对“糖衣炮弹”的攻击,面临着如何保持先进性、纯洁性,预防和防治腐败的问题。党中央多次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消极腐败的危险”已成为党必须面对的“四大危险”之一,成为干扰中国梦顺利实现的一大因素。事实表明,腐败是党之大敌,不反腐败就可能亡党亡国。当下,“清廉”二字深刻道出了中国梦的热切期盼和必然要求,解决了中国梦的核心实践主体“以什么样的形象和姿态”来圆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进行反腐败的伟大实践,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彻底决裂,把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彻底扫除,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注释

[1]吴汉全.党史解释要论 [J].黑龙江史志,2014(4).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J].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21(4).

[3]高尚全.改革历程[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1).

[4]萧冬连.筚路维艰[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0—1).

[5]沈志华.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1—1)


 

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方荣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