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催人奋进,作为九千多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名,让我深受鼓舞,心潮澎湃,倍感骄傲。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选择。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有了新的依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境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十八大召开至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及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颁布了脱贫攻坚纲要性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经过8年持续奋斗,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近1亿人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脱贫攻坚的胜利,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的结果,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对于推动中国减贫事业和世界减贫进程均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为推进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
以普洱市思茅区倚象镇为例,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有12个贫困村2347户8724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出列。作为一名在基层干部,我曾有幸参与了这一彪炳史册的大事,见证了脱贫攻坚给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以王XX家为例,王XX一家四口,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符合易地搬迁户条件搬迁到易地搬迁安置社区,搬迁之前主要以种植农作物维持生计,搬迁到安置社区之后,王XX夫妇到社区扶贫车间工作,女儿作为大学生志愿者也实现了就业,二女儿则在安置附近学校读书。王XX说,国家脱贫政策好,他家搬迁到了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的城镇社区,不仅解决了他们家的住房问题,也极大改善了他们生活环境。
王XX一家只是脱贫攻坚这一场伟大胜利中受益的小小一部分,脱贫攻坚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由大及小,2022年,我很幸运的加入了党史研究工作者队伍,我将深刻认识党史研究工作的重大意义。一是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自觉履职尽责,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爱岗敬业,确保高质量、高效率、高成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履职能力。迅速转变角色,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史工作的方针、政策、指示要求及工作部署,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三是提高思想认识,自觉担当使命。自觉担当“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时代使命。发挥方志文化“存史、资政、育人”功能,让更多人了解史志工作,让史志工作为服务群众,不断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共普洱市思茅区委党史研究室 李春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