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专题资料 >> 正文  

思普革命斗争的经验教训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7/3/21 点击:55209

自1926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起,中国共产党开始在思普区进行革命活动。在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地下党的领导下,中共思普地方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带领各族人民,在思普大地艰苦奋斗,发展党员,创建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开辟革命根据地,直至解放全思普,建立人民政权,历时24年。24年的风雨历程中,党组织和她的儿女们接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历尽革命斗争艰苦卓绝的考验,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于和全中国人民一起,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新中国,实现了千百年来多少仁人志士的夙愿。24年的艰辛岁月中,中共思普地方党组织从创建到发展壮大,撰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英雄史诗。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思普人民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中华民族外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内受封建官僚资本残酷压榨,饱受屈辱和压迫的血泪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独立,争取民主和富强,奋起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反抗封建专制、独裁统治和剥削阶级压迫的斗争史。由于历史局限性等原因,近代的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和自发的工人运动不可能推翻封建统治制度,实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革新。而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也决定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没有领导全国完成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能力。历史把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思普革命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思普区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多为高山峡谷地形,交通闭塞,少数民族众多,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且极不平衡。解放前,思普区人民一直承受着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双重苦难。虽然思普区历史上的多次民族起义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但都没有获得最后成功。这与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有关,也与思普区特殊的矛盾有关。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落后等原因,思普区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各民族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矛盾,广大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矛盾,各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思普区的斗争表现得异常复杂。革命斗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能否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好民族之间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历史已证明了历代统治阶级、农民起义和工人运动都没有解决、处理好这些矛盾,能够正确地处理好这些矛盾的唯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目的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消灭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动员、鼓舞中国人民起来向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抗争的先进理论,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主张是千百年来受尽剥削压迫和歧视的边疆各族人民最迫切的要求。思普区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和省委指示,一切为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广大中共党员在革命斗争中以无限的忠诚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不惜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和拥护。广大各族人民在斗争中逐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坚决跟着共产党,走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道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有希望。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思普,这也是思普人民从历史发展的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

二、思普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艰苦卓绝,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辉煌革命斗争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统治当局在思普区设有专员公署,驻有保安团和保安独立大队等军队,还有国民党第九十三师驻防后留下的几百名在乡军人。各个县、乡有政权机构,乡下建立了保甲制,县和乡有常备队、自卫队武装,还有当地一些地主恶霸武装,这也是思普区的一个特点。在对革命活动的镇压和防范上,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地霸恶势力的手段极为残酷,给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和军事压力。思普区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曾多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几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使党组织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大规模的反革命叛乱,也险些使革命根据地建设成果毁于一旦。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和阻止党组织和在党组织领导下闹革命的各族人民,为了崇高的革命目标,他们不畏强暴,前仆后继,和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搏斗。

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员在思普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革命道理,发动革命师生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组织工农进行武装起义。虽然这些活动遭到了国民党当局的血腥镇压,昆明黑龙潭公园后山矗立的镌刻着全省54位抗日战争以前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烈士英名的大革命时期烈士纪念碑上,就有陈祖武、杨正元、熊文和、陈家麟、孙德齐、秦树声、曾福光、罗有祯、罗承美9位思普区的革命烈士,但革命火种并没有熄灭,而是酝酿了更大的燎原烈火。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奔走思普,发展中共党员,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发动人民共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支持佤山抗日自卫总队击退日本侵略者,使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思普区也进入了全国抗日大战场的第一线,谱写了思普人民守土有责、保家卫国的英雄华章。

解放战争时期,思普区恢复重建地下党组织,滇南工委、思普特支和回国党组组建革命武装。曾庆铨、蒋仲明等革命志士为创建革命武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朋程建军后,思普区有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队伍。人民自卫军在战斗中迅速发展壮大,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开辟了拥有130多万人口、7.1万平方公里、连成一片的全省最大的思普革命根据地。

在建立、发展、保卫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党组织和各级人民政权、人民自卫军(九支队)、民工团和武工队以及各族人民与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刘昆府、杨慧、许志等一批党的好儿女慷慨就义,何宏年、起铁等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成果。

追歼国民党军在大陆上残敌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千里奔袭,在九支队和思普区各族人民支援下,胜利地把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最后一部分主力军队歼灭在思普,把红旗插到祖国边疆。许多解放军官兵血洒思普大地,英名永驻祖国西南边陲。

思普革命斗争走过的道路是极其曲折和艰难的,思普党组织和思普人民为赢得革命的胜利和社会的进步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胜利乐章。

三、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在思普革命斗争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在思普区,由于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争取社会进步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组织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紧紧把握“尽可能地争取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和打击最反动顽固的敌人”这一斗争策略,联合社会各族人民群众和各阶层爱国人士,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中,按照省工委“在统战工作中,只要不反对我们的就要争取,利用并扩大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的指示,把当地最有实力和影响的地方上层代表人物作为主要统战对象,对他们进行耐心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认清形势,进而借助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支持党组织的工作。滇南工委、思普特支、回国党组都结合当地实际,对社会情况做深入调查,对各种社会势力进行科学分析:思普是多种民族聚居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层层压迫剥削,广大人民群众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各族群众具有为反抗压迫剥削而进行斗争的光荣传统。思普区的当地大户、土司、头人拥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武装力量,形成了地方实力派。他们和劳苦大众存在着阶级矛盾,但也与国民党统治集团有利害冲突的矛盾,而且这个矛盾还随着蒋介石反动集团加紧内战,推行专制,扩大对地方势力的压榨、兼并而日益加剧。掌握着社会政治经济命脉的各种势力之间,既存在着共同利益,又有矛盾和斗争,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个地区,如果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不能团结争取社会各阶层广大人士,工作就无法开展。根据这些情况,党组织制定了“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的斗争策略,并在工作中灵活组织实施,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党组织在对地方实力派的统战工作中,分别按其不同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表现加以区别对待,对爱国反蒋的地方各族各界上层人士,积极鼓励支持他们加入到党的爱国反蒋统一战线中。如勐主支部和回国党组做爱国人士罗正明、傅晓楼的工作,动员他们参加革命斗争,通过他们建立了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这些武装力量的基础上建立了普光部队和迤南边区人民自卫军。对有爱国反蒋意识,但对党的纲领政策不明确或有顾虑的上层人士,党组织做深入细致的工作,提高其认识,解除其顾虑,使其向人民靠拢,支持革命。对少数死心塌地投靠蒋介石集团的地方反动势力,如洼垤的大恶霸杨怀麟、元墨“剿匪”大队长张纯学等,则加以彻底孤立,并用武力消灭。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大批地方实力派,大家联合反对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极大地减少了革命的阻力,增加了革命的助力,最大限度地孤立了国民党反动派及亲蒋反动势力。党组织在开辟工作中,有了立足之地,也有了人力和物力支持,革命武装得以建立和迅速发展。

思普党组织在统战工作上也有过失误。有一段时间,对积极参加革命的爱国进步人士、民族上层人物和出身地主富农家庭的知识青年给予不公正的对待。结果使一些党外人士对党的政策产生怀疑,根据地的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思普地委察觉后,很快纠正了这些错误做法。

在民族众多的思普区工作,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好民族问题,就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在开展革命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党组织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始终把民族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党组织的工作人员深入少数民族部落,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做过深过细的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关系、各种渠道积极认真地做好团结和争取少数民族上层代表人物的工作。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既是民族内部的统治者,又是民族、部落对外交往的领袖人物,他们和本民族群众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往往争取了一个民族头人就能影响一个甚至几个部落的转变。党组织遵照中央“通过上层,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团结上层”的原则,在做民族上层人士的工作中,坚持民族平等,对他们真诚相待,与他们合作共事,让他们在革命队伍和人民政权中担任职务,以他们的影响去发动和组织群众,把他们的武装队伍变成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力量。先后争取了李和才、刘士纯、召存信等一批当地民族首领,他们带着自己的武装参加了革命队伍。通过统战工作,达到了化敌为友,化友为我的目的,孤立了反动势力,壮大了革命队伍。二是在斗争实践中积极培养和提拔少数民族干部,依靠他们联系少数民族群众,宣传革命形势和革命道理,发动少数民族群众起来反对国民党政权。在革命斗争中,党组织和部队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这些干部扎根于各族群众之中,他们与本民族群众有着密切的联系,最能够反映本民族的愿望。这些干部很快就成为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骨干,他们带领群众开展反“三征”斗争,组织群众参加人民武装,有的地方还建立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队伍,成为推动革命斗争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和群众觉悟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民族上层人士的反蒋坚定性,形成了坚强有力的爱国民主统一阵营。

四、建立党绝对领导的革命武装,是思普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由于思普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情况的特殊性,这里的许多地主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一些少数民族的土司头人为了自己和部落的安全,都组建了数量不等的私人武装。此外,还有一些打着劫富济贫、除暴安良旗帜的民变武装队伍。建军前,滇南党组织曾几次尝试通过改造民变武装和争取私人武装来建立革命队伍,但都没有成功。党组织在总结经验中认识到,没有自己的力量,把希望完全放在争取地方武装,依靠他们起来推翻反动统治是不现实的。必须按照党中央和省工委的指示要求,独立自主地建立起党绝对领导的武装,并使之不断发展壮大,扩大影响,用实力说话,才能打开局面,左右形势。于是,党组织通过努力,在元江朋程建立了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这也是全省第二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这支队伍创立时的领导成员大都是滇南工委成员,战士都是由滇南地区地下党发动参加革命的有觉悟的青年和城镇学生运动中转移来的党员、民青成员和进步青年。自卫军初建时虽然只有100多人,但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革命斗争的中坚力量。这也就为党争取、团结、改造非党武装,加快发展革命队伍创造了条件。

党组织在充实扩大主力部队的同时,加紧做掌握民间武装的上层人士的工作。在全国革命战争胜利形势的影响下,许多爱国反蒋人士经过党组织的工作,愿意参加反蒋统一战线。还有一些爱国反蒋的人士和进步知识分子,举行起义,拉起队伍来找共产党的领导。

党组织分析了思普区非党武装的情况,认为这些队伍的中下层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这在本质上决定了这些部队的下层是能够争取的。非党武装的上层也有不同情况,有的有爱国正义感,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不满,追求进步,甚至主动寻找共产党的领导;有的出于自身和本民族的利益,与国民党统治者有矛盾;死心塌地跟国民党走的是极少数。按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反蒋统一战线的方针,只要政策得当,做好工作,这些武装是可以争取改造的。对向党靠拢的非党武装,党组织表示热情欢迎,及时派出政工人员参加领导和帮助工作,将这些队伍进行改编和整训,让其初步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纪律和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等,并协同主力部队投入战斗。宁洱会师后,有一段战斗间隙时间,二纵队党委立即对部队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整训,在干部战士中开展了以诉苦教育为中心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树立为革命、为人民翻身解放而扛枪的思想。同时,集中原非党武装领导人到干校学习,通过学习,提高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思想觉悟。在此基础上,他们中的先进代表人物带头开展了献枪运动,所有原非党武装的领导人,都把武器献给了革命,解决了“枪换肩”问题,使这些队伍成为党直接领导的革命队伍。

五、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的先锋和桥梁作用

思普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文化教育不发达,在革命斗争中,知识分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普区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斗争是从知识分子的觉醒开始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新青年》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刊物进入思普区,普洱四师许多青年学生自发组织读书会,学习先进文化思想,打破了封建专制一统思普天下的沉闷气氛。接着,陈祖武、杨正元等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进步青年外出读书,寻求救国真理,在外面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回到家乡,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发动工农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

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为贯彻中共中央“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中共中央南方局提出的“勤学、勤业、勤交友”的指示,省工委派遣了一批共产党员到思普区,他们大多是具有大中专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而且经过了革命斗争的锻炼,有较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这些人以教师等职业为掩护,向青年学生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传播革命思想,培养当地的革命力量。并且以当地学校为据点,在校内外发展党员和党的外围组织成员,组织青年师生到农村和厂矿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把反帝反封建的运动推向思普区各地。

解放战争中,滇南和思普区组建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前夜,省工委又调配了经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锻炼,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知识分子党员到思普区组成领导班子。从国外归来,留在思普区工作的回国党组成员中也大多是大学和中学教师,有的还进过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为了开辟和建立革命根据地,省工委从昆明等地不断输送一批批经过学生运动锻炼的青年党员、民青成员和革命知识青年加入革命队伍。自卫军和九支队中的政治工作人员、大部分排以上干部和在根据地的党、政、群等部门团体,民工团和武工队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大都是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工农群众和战士学习文化知识,学习革命理论,提高群众和战士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用演唱革命歌曲等文艺形式感染群众、鼓动群众的革命热情;在部队和地方创办报刊,印刷宣传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全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消息;办训练班培养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骨干;还有的运用他们的军事知识,培养训练部队战士的作战能力,组织指挥战斗,打击反动势力,夺取战斗胜利。在革命斗争中,知识分子发挥了其特有的先锋、桥梁和骨干作用,同时他们也在实践中深入群众,向工农群众学习,与工农相结合,锻炼提高了自己的革命觉悟和工作能力。在思普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许多知识分子走在斗争前列,不少人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六、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夺取革命斗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行动纲领,在实施中又密切联系群众,把纲领的内容变成广大群众的实际行动。大革命时期,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思普区刚组建的中共党组织,根据各族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被压迫处境的要求,到农村串联发动贫苦农民,通过组织穷人相帮会、兄弟会、姐妹会等组织,团结广大劳苦大众,开展武装斗争。虽然因条件不成熟而没有成功,但播下了革命火种。解放战争中,在经过隐蔽斗争,积蓄力量之后,滇南和思普的中共党组织贯彻中共中央在蒋管区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关于组织革命队伍,进行武装斗争的部署,发动群众反“三征”,得到各族人民拥护,迅速组建了革命武装。自卫军从建军开始,就按照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工作队的原则,把军队置于群众之中。部队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对群众宣讲革命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尽量安排时间帮助群众扫地挑水、劈柴舂碓、修桥铺路,医务人员无偿帮助群众治病。部队住地比较固定的,举办识字班教群众学文化,组织民兵、工会、农会、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部队打下反动恶霸的据点,将没收的粮食及生产生活用具分给贫苦农民。根据地建立人民政权后,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取消了旧政权的苛捐杂税,逐步推行减租减息,并尽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派工作组下乡组织群众开荒,开展借粮互助解决贫困农民种子、耕牛及度荒口粮。

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和根据地政府关心群众,群众拥护子弟兵和人民政府。各族青年踊跃参军,广大群众积极支援人民军队。在自卫军攻打石屏、墨江及解放澜沧的战斗中,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农民群众手持大刀、长矛、土枪等前来助战的感人场面。思普区平定反革命叛乱中,人民群众为部队提供情报和大量的后勤支援,保证了平叛斗争顺利进行。在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追歼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各族群众和民兵对敌人进行袭扰,为解放军送饭、送水、送军鞋,把支前工作做到战场阵地上,全区形成了一场以野战军为主体、九支队配合、民兵参战、群众支援的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

事实证明,从共产党员在思普区开始活动到党组织在全区的建立发展,从云南人民自卫军的建立到九支队的发展壮大,从组织工农运动到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从建立思普根据地到配合野战部队追歼残敌战斗的胜利,都是和党组织长期开展深入的群众工作,建立了稳固的群众基础分不开的,是贯彻了中共中央和省工委关于深入建立农村据点,广泛组织发动群众的方针的结果。

七、思普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普区的革命斗争,是全国、全省革命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了全国、全省的革命胜利,才有思普区的革命胜利。思普区革命斗争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侵犯思普、奴役思普边疆各族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封建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将思普各族人民从受剥削压迫的悲惨生活中解放出来,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和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思普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思普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思普区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各族人民真正平等团结,在共产党领导下,齐心协力建设新边疆。

中国共产党领导思普区各族人民进行20多年革命斗争的奋斗历程,是中国革命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伟大实践,也是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在思普区的伟大胜利。思普党组织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结合思普区地处边疆山区、民族众多、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实际,在不懈的革命斗争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开展革命斗争活动中,思普地下党进行了组织罢工游行、武装暴动等多种形式的尝试,给予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也曾受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不顾敌我力量的悬殊,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组织暴动,造成了革命力量的惨痛损失。总结多次斗争的经验教训,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长期打算,积蓄力量,发动斗争,推动高潮,配合反攻形势,发动第二战场,准备里应外合,争取全国胜利”的关于蒋管区的工作总方针和云南省工委的指示精神,结合思普区的实际,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把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有机结合起来,在农村建立革命据点,组建革命武装,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建立了根据地,解放了思普区。思普革命斗争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工农运动,进行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斗争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证明了党的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正确,为党的事业发展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思普区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全省的革命斗争。思普革命斗争是全省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思普革命斗争的迅猛发展,思普区很多县先于全省解放,建立根据地的时间也较早,思普革命斗争与滇中、滇南的革命斗争相呼应,有效地吸引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力,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在全省的活动。思普革命武装北上支援滇中地区,参加昆明保卫战,阻击国民党中央军,为云南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思普区党组织和边纵部队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追歼国民党军残部于滇西南边境,完成了人民解放战争在祖国大陆的最后战役,实现了云南全省的解放。思普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斗争,在全国的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随着五星红旗在祖国的西南边疆升起,思普区从此开创了历史新篇章。


                                                          中共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