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洱市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稿 王黎
(2015年9月14日)
按照会议安排,我简要介绍普洱在抗日战争中的情况。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普洱的进犯和造成的损失
抗战开始时,普洱属于大后方,抗日前线在东北、华东、华北、华南等地,我们在抗战中提供后方支援。但是,随着日军在东南亚战场上的不断推进,普洱也遭受了日本军队的直接侵略。
日本对普洱的直接侵略主要是飞机轰炸和军队的进犯。1942年5月24日,日机轰炸思茅,投弹11枚,炸死市民4人,伤2人,炸毁民房71间;1943-1944年,日本飞机又多次轰炸澜沧、孟连、西盟,炸死炸伤多人。累计日本飞机对普洱进行了11次轰炸,炸死20人,伤25人。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下,普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被打乱,人员恐慌,社会不安宁,造成了很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
1941年,日军占领缅甸后,向滇西和滇西南方向进逼。到1942年,日本侵略军进入与孟连、西盟、沧源、耿马一带接壤的中缅边境地带。这一带居住的主要是佤族,有十七个佤族部落在此,史称佤山十七王地。日军在这块地盘上修建了碉堡、构筑了军事防线,伺机进犯我们的澜沧、沧源等地。
日本侵略者给普洱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严重延缓了普洱的社会发展进程,极大地影响了经济发展。抗日战争中人员伤亡部分,普洱的直接死亡人数,我们查到的被日军飞机炸死的20人,参加运送军需物资死亡的94人,阵亡的普洱籍参军官兵273人,共计387人。但这只是有实据可查的部分,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查到的。在经济损失方面,也是不完全统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到578340元法币。人民生活水平由于捐献、税赋增加、拉夫派款、支援军队等大幅度降低,到了极度贫困线下。
普洱人民积极参与抗击侵略者的斗争
从1931年,普洱人民就积极投入了抗击侵略的活动,“九一八”事变后,普洱中学的师生组织上街游行,抵制日货,在澜沧、宁洱、磨黑等地的共产党员四处奔走,宣讲抗日救国,动员民众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活动。1943年4月,佤山17位头人在西盟集会,成立“佧佤山十七头目联防会”,号召边疆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抗日御侮,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战争期间,大量青壮年参军,估计有近万人参军,(还出了梁星楼、周体仁等抗日将军)。政府和军队征用大量人力物力运送军需、修建机场,仅是江城就出动了6千多民工。为了抵抗日寇的侵略,思普人民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支援前线。仅不完全统计,几次政府组织的捐款捐物中,就捐款17764元,调集军粮593928公斤,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陆军第六军93师开赴东南亚前线抗日,途经思茅。当时,思茅县正处在大瘟疫和饥荒之中,顾全大局的民众和政府一起把全县公、私粮仓打扫一空,收集了20多万公斤稻谷,充作军粮支援军队。1943年9月,在思茅坝子东南部曼连寨脚修建抗日机场,宁洱、思茅、江城等各县立即派出4千余民工。仅用了四个月就建成了机场。机场建成后,对同盟国军队反击东南亚的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东南亚战场失利,被迫退入国内思茅、孟连等地,在越南的法国、越南军队1700多人退入江城。大大加重了普洱人民的负担。但普洱人民以抗日为重,克服重重困难,接济了他们。
抗战期间,美国援华空军曾与日本侵略军飞机在景东县漫湾、林街一带、景谷县城发生空战。而且先后有美国飞机迫降和坠毁在景谷、景东、宁洱县,生还的飞行人员由县政府派专人送到昆明等地。
1942年夏天,日军突破英缅军和中国远征军的防线,进犯我们的佤山地区。日机不断轰炸孟连、澜沧东岗、酒房、勐满一带,普洱从原来全国抗战的大后方变成了抵抗侵略者的前线阵地。
1942年秋,中共中央南方局派出的中共党员江枕石到澜沧,与中共党员李晓村、缅甸抗日救国会成员尹溯涛取得联系,他们商议在佤山地区组建抗日武装,驱逐日寇。大家认为景谷碧安的爱国人士罗正明是牵头组建队伍的首要人选,于是派遣尹溯涛到景谷碧安去找罗正明。罗正明是当地的富商,有一定的武装实力,有正义感,曾经参加过班洪抗英战斗,在当地有较大的威望,尹溯涛说明来意后,罗正明同意拿出自己的人和枪组建抗日武装,奔赴抗日前线。罗正明当即筹集人员经费和装备,组织了约有500多人枪的一支队伍开到澜沧,准备向佤山地区推进,收复失地。被澜沧县政府任命为县保安大队长。
在澜沧,罗正明、李晓村等人通过各方面的关系,动员社会各界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力出力,积极支援这支抗日武装。经过一年多的准备,队伍得到了壮大。同时,罗正明报请驻滇西的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和二十集团军司令部委任其为“佧佤山人民自卫总队”队长,普洱督办公署也加委了罗正明,队伍有了合法的身份。1944年12月,自卫队向佤山挺进,过南卡江攻打占领了日伪军盘踞的允恩、八莫两个据点。1945年2月,罗正明在允恩正式成立“佤山人民自卫总队”,罗正明任司令,共产党员李晓村和进步人士尹溯涛等分别在部队里任军需主任和政治部主作。部队整编为5个大队,5个直属中队,主力900多人,各地支援兵力近千人。
为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罗正明专门拜会了佤山的部落首领,取得了他们的信任,达成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共识。佤山抗日自卫队在允恩召集1000多人,举行镖牛盟誓大会,同饮咒水,庄严盟誓:誓死团结抗击日寇,永不反悔!
为了了解掌握敌情,罗正明、李晓村、尹溯涛等化装到敌占区侦察,发现日军主要驻扎在萨尔温江以西的城市和铁路沿线,江东大部分是伪军驻守,约2000人,一个团的规模,指挥中心在班阳。日军有几个小队监督巡逻。根据侦察结果,自卫队制定了进攻计划。1945年3月,自卫队分北、中、南三路向占据佤山十七王地的日伪军发动进攻。在当地头人和群众的配合下,中路收复满象,进击敌指挥中心班阳;南路打下邦伞、中弄等地后,配合中路直捣班阳敌人指挥中心,收复了南部敌占区;北路收复了永和、蛮国、班洪后,又攻击日伪军大本营新地方,把敌人赶出了佤山。到5月底,佤山抗日自卫队光复了被日伪军侵占的中英滇缅段佤山南部及十七王地等地区,直到抗日战争结束,日军再也不敢入侵。
抗战胜利后英国人借胜利之机争夺这块未定界的区域,佤山自卫队为维护国家主权,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抗争,抵制英军入侵,打击了侵略的嚣张气焰。但是国民政府 迫于英国殖民者的压力,加之当局发现佤山抗日自卫队中有共产党员活动,认为这支队伍有被赤化的迹象。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于1946年2月勒令佤山抗日游击队就地解散队伍。佤山抗日自卫队虽然被迫解散,但他们的抗日壮举在普洱的革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自卫队是共产党和爱国人士组建起来、并获得当局支持的抗日武装,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继滇西抗战后又一次将侵略者赶出国门。自卫队的许多战士后来成为解放战争中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成员,罗正明本人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副司令员。
普洱抗战是全国抗战的一部分,普洱承担了大后方支援前线的义务,也直接上战场与敌人交锋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普洱人民胸怀全局、甘于奉献、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仍然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而不断努力进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