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教育基地 >> 正文  

普光部队成立地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5/11/21 点击:38180

普光部队成立地位于思茅区云仙乡黄竹林力三坡小组,距云仙乡政府约100米。

1946年,思普特支派党员到思茅开展工作,发展“民青”成员,建立“民青”小组,在知识分子和社会人士中组织学习进步报刊,宣传党的主张。1947年下半年,在思茅建立了地下党的交通站,并派“民青”成员打入国民党县党部,了解掌握国民党的内部情报。攻打思茅县城是勐主支部和“回国党组”酝酿已久的事,在募乃战斗取得胜利、澜沧解放后,党组织向罗正明提出攻打思茅的建议。罗正明采纳了建议,并着手制定进攻计划,调集部队,准备战斗。就在勐主党组织酝酿解放思茅之际,思茅地下党交通站负责人何宏志和“民青”成员王琳到勐主,向勐主支部汇报他们侦察到的国民党军队决定将封存在思茅的大批弹药(计有7万发子弹)运往滇西的情报,建议党组织和景澜六军政委员会采取措施,组织武装力量攻打县城,夺取这批弹药,武装革命队伍。何宏志还汇报了思茅,宁洱两地国民党兵力的部署和武器配备情况,认为思茅之敌守备薄弱,易于攻打,建议尽快行动。勐主党组织和景澜六军政委员会对何宏志等汇报的情况及时进行了研究,结合全国、全省和思普区的革命形势作了认真分析。认为解放思茅可以夺取国民党军队储存在思茅的武器弹药,截断宁洱通往车佛南等边境一线的交通干道,有利于在车佛南地区开展斗争,对在宁洱的国民党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保安三团构成威胁,打击思普区反动势力代表人物之一的张孟希的嚣张气焰,在政治上、军事上造成影响,震慑敌人,鼓舞人民。于是,作出了组建一支部队解放思茅的决定,并任命刘亚南为这支部队的指挥员,何宏年任政治委员,昌恩泽任副政治委员,李汉青任政治部主任,何宏年、昌恩泽、李汉青3人组成部队临时党支部,何宏年任支部书记。何宏年将部队命名为普光部队,含义为部队是思普人民的子弟兵,这次解放思茅战斗是思普人民子弟兵放射出的光辉。1949年2月8日,第一、二、三中队和刘亚南、何宏年等指挥人员共290多人从勐主、勐戛、益香等地急行军赶到云仙黄竹林集中。何宏年代表景澜六军政委员会宣布云南人民自卫军普光部队正式成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