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教育基地 >> 正文  

全国民族英雄——岩堆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2/10/26 点击:10227

岩堆(1940~1971),男,佤族,西盟佤族自治县莫窝大马散人。幼年时家境贫困,7岁时被“珠米”(富裕户)逼债,强迫为奴,10年间被奴隶主转卖6次。1956年,人民政府把他从奴隶主家解放出来。

当时,西盟县同其他边疆民族地区一样,贯彻中央和省委“慎重稳进”的方针,实行与内地土地改革不同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或不搞土改,通过试办互助组、合作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岩堆响应人民政府的号召,于1957年在大马散贫困农民中组织起农业生产合作社,担任社长,带领群众开田。大珠米(富裕户)岩旺看到昔日的穷人开田便竭力反对,甚至把合作社垒起的田埂挖坏,岩堆就与岩旺进行面对面的说理斗争。田埂被挖坏了又垒起来,反复多次,岩堆从不让步,终于取得胜利。当年他组织的合作社*开田获得了增产,冲破了阿佤山区世代*刀耕火种的陋习,事实教育了社员,岩堆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提高了。
1958年,马散区(今莫窝乡)成立民兵联防组织,岩堆积极参加联防队并任队长。同年7月,盘踞境外的国民党军残部勾结境内反动势力,组织武装叛乱。8月26日,岩堆在执勤中发现几名反动上层与叛乱骨干开会,立即向区政府汇报,并采取防范措施,使敌人不敢轻举妄动。9月7日,数百名叛乱武装分子包围区政府,割断了通往县城的电话线,并给岩堆送来一发子弹相威胁。岩堆当即把子弹交给区政府,表示不怕敌人,坚决跟人民政府走。经过与民兵分析敌情后,由他率领6名民兵迂回到敌人后面袭击,打死打伤叛敌各1人。然后又穿过大小马散的沟底,动员被敌特煽动准备跑往境外的12户农民回大马散修筑工事,准备战斗。第三天叛敌向区政府发起进攻,岩堆率领联防队员,配合公安干警和区政府工作人员反击,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后,他跃出工事,爬到敌人火力死角的土坎下,堵住敌人进攻要道,压住敌人火力,坚持战斗到下午6时。为了尽快取得与上级的联系,区政府派岩堆到两公里外的道班房部队驻地送信,他避开敌人的封锁,钻草丛,攀悬岩,将信送到后,深夜随部队返回马散参加战斗。在部队的火力掩护下,区政府决定暂时撤离马散。岩堆组织民兵交替掩护,直到区政府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后,他才离开岗位。在平叛战斗中,他英勇顽强,先后击毙叛敌3人、俘虏3人,缴获长、短枪13支。
1960年5月,他光荣地赴京参加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称号,并奖给半自动步枪1支和子弹50发。
1970年10月,在追捕爆炸西盟新华书店的敌特时,岩堆不慎从跨越两丈多高的大沟木桥上摔下,身负重伤,经多方治疗无效,于次年2月病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