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教育基地 >> 正文  

革命烈士起铁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1/8/8 点击:15819

起铁,又名起发贵,云南省永仁县人。1921年出生在一个彝族家庭。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意志坚强。抗日战争时期,曾入国民党云南军官分校学习,受过军事训练。抗战胜利后,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共反人民,贪污腐败,人民生活困苦,不愿为国民党军队效劳,便高开军校,于1946年到墨江中学任军事教官。在地下党组织的教育和培养下,逐步加深对革命的认识,积极上进,主动*拢党组织。1949年6月,起铁同志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墨江人民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革命烈火四处燃起,起铁同志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墨江人民自卫军”,担任第一大队大队长。

1949年1月7日,“墨江人民自卫军”在兄弟部队配合下,解放墨江县城。起铁同志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沉着冷静、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领导和战友们的赞扬。

随后,“墨江人民自卫军”在卧龙山进行整训,起铁同志负责军事训练。他对军事训练抓得紧、要求严格,常亲临训练场讲解战术、示范动作,指导技术训练、战术训练。训练之余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经常与同志们讨论政治、军事等问题。常在深夜的香油灯下阅读《党章》、《整风文献》等书籍。同志们多次劝他注意身体,适当休息,但他从不放松学习。

整训期间,有一个姓沈的中队长,因当不上大队长而心怀不满,悄悄拉拢一小部分人搞分裂活动,拉起队伍分裂出走。起铁同志得知后,带领两个中队追赶分裂出走的队伍。在邓控追上分裂出走的队伍后,起铁同志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劝教他们立即返回卧龙山整训。出走的队伍被起铁同志劝回卧龙山归队。当晚,召开干部会议,起铁同志积极发言,明确指出沈中队长闹分裂的错误行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使一大队干部战士思想稳定,没有受到分裂的影响,顺利地完成了整训任务。

2月,“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第二纵队”成立。不久,全军挺进思普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3月底,“墨江人民自卫军”随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队向思普进军。改番号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队墨江支队”。

4月,“墨江支队”在宁洱正式整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队九支队。原“墨江支队”一大队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队九支队二十五大队,起铁同志担任大队长。在大队组织的一次诉苦教育大会上,起铁同志听了同志们对反动政府,对人吃人的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阶级觉悟大为提高。他站起来,擦了擦眼泪,悲愤地说:“同志们,我们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化悲痛为力量,搞好训练,学好本领,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就在这次教育会后,起铁同志向教导员何贵同志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他说:“多年来,我在社会上闯来闯去,找不到一条正路,今天算是找到了。”他坚决表示:“这条革命的路,我要永远走下去,一直走到最后的胜利。”

还有一次,起铁同志在二纵队召开的一次干部会议上,针对二纵队四、七支队在江城驻军期间闹分裂的几个副支队长,指出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起铁同志坚持团结,反对分裂,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自觉维护部队的团结和统一,坚决拥护二纵队党委的决议,拥护部队到车佛南建立革命根据地,反对分裂出去打游击。维护了部队的团结和统一,干部战士思想稳定,凝结了战斗力,为今后部队团结奋战取到了积极作用。

7月初,二十五大队奉命随二纵队副司令员罗正明到缅宁(今临沧)工作,负责警卫司令部和协助驻缅宁的十一支队进行整训。整训期间,获悉:在国民党反动分子的策划和指使下,缅宁附近几个县的地霸武装和土匪武装约4000余人,向缅宁县城进逼,企图攻击十一支队,夺取县城。当时,二纵队驻缅宁部队只有700余人,敌我力量悬殊。二纵队领导决定:十一支队一部转入农村打游击;另一部转入澜沧;再部转移宁洱,继续坚持整训。二十五大队和十一大队一部转移至马台村,准备从渡口渡过澜沧江,起铁同志带着几位干部到马台以西的小蛮顶高地勘察地形,进行渡江前的各项准备。就在当天夜里,敌人开始向小蛮顶二十五大队的阵地发起进攻,起铁同志指挥二十五大队英勇还击,毙敌5名,击伤多人。敌人用密集火力几次组织反扑,由于寡不敌众,当晚撤出小蛮顶,转移到第二阵地。第二天,起铁同志指挥二十五大队与王天翔同志指挥的十一支队三十三大队和八大队密切配合,向占领小蛮顶几个高地的敌人进行反击。歼敌30余人,击溃了敌人,夺回小蛮顶附近的制高点,掩护部队安全渡过了江。在这次战斗中,起铁同志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一直掌握着战斗情况,指挥部队英勇作战,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带着几位战友最后撤离阵地,渡过澜沧江,顺利回到宁洱县城。

7月,云南人民讨蒋自卫军二纵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默边纵队第九支队。原二纵队二十五大队整编为“边纵”九支队四二团六营,起铁同志任营长。9月下旬,六营奉命开赴镇沅县支援武工队开展建政工作。

正当武工队、民工团深入广大农村组织农会,建立人民政权,人民欢呼解放的时候,反动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造谣破坏,组织反革命武装叛乱,与人民为敌,公开与我军对抗。9月22日,“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第六大队,在新平县地霸李润之的策动下,以大队长董承方为首的叛乱分子,在镇沅县德安区李家寨、杉松坡进行反革命武装叛乱,致使5名武工队员、1名民兵牺牲。

24日,中共思普地委、“边纵”九支队司令部命令四二团六营担负平叛任务。起铁营长接受任务后,愤怒地说:“我们必须给董承方一个狠狠的打击,向他讨还血债,为武工队的同志报仇。”26日,六营急行军赶到德安区。28日,与武工队在德安区梅子街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围剿董匪方案。决定先从宣传党的政策入手,开展政治攻势,分化瓦解敌人,然后,再进行军事进剿。29日,由六营、武工队、民兵组成了支250余人的剿匪队伍。10月5日,在六营的统一指挥下,兵分两路,一路向匪巢困马山进剿,一路向杉松坡搜捕叛匪。匪闻风丧胆,逃*杨继民匪巢老围街。赶跑了董承方,六营党委决定:由营长起铁、教导员何贵、八连副指导员万仲德亲自率领七连,在武工队配合下,尾追董匪,伺机消灭乱人;由政工队长谷青、八指导员张志清、九连连长范春玉、九连指导员杨丽初等同志负责在杉松坡训练民兵。当起铁营长率部追击董匪至唐上街时,匪闻风丧胆逃往杨继民匪巢老围街。11月1日,六营奉命带领30余名武装人员由唐上街出发,经旧洒、新村、小寨直捣匪巢老围街。正当准备向杨继民匪窝蜜蜂沟进攻时,突然接到撤退命令,起铁营长立即组织撤退,主动撤出老围街。疯狂的敌人尾追而来,起铁营长沉着冷静,率领队伍选择有利地形,对追敌迎头痛击,打死打伤匪徒多人,我方陈少贵同志负伤。撤出老围街后得知,由于新平县地霸李润之派来一个大队人马增援杨继民,敌我力量悬殊,不能硬拼。所以,六营奉命退回恩乐。与整训二大队在恩乐、夸尼渡、南京街、新抚渡、唐上街一线固守,防备李润之渡江进犯。

同时,在杉松坡参加训练的民兵,经20余天的训练,从150余名参训人员中挑选思想坚定、身体强壮的100余人充实到六营。六营由一个七连扩充到七、八、九3个连,壮大了队伍,战斗员扩充到140余人。六营扩军后,作了调整部署,对老围街之敌,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军事行动。

12月23日,六营决定展开一次全营性的军事行动,攻打匪巢老围街。在营长起铁同志的率领下,指战员们情绪高昂,都想痛痛快快地打一场漂亮仗。这次军事行动,政工人员比较多,还有林南、黄华、李崇伟等女同志。战斗部署是采取左右合击的办法,让八连先行打响,再左右合击,一举进攻老围街。按照作战部署,八连由副指导员万仲德率领,提前隐蔽出发,向左侧迂回敌后,准备包抄夹击敌人。七连、九连随营部,由营长起铁亲自指挥,准备从下面进攻。起铁营长带领队伍趁着冬日的夕照迅速由玻烈向老围街方向前进。一路上,指战员欢呼雀跃,歌声不断。平时不太爱唱歌的起铁营长,亲自带领大家唱起了《茅山下》。“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请抬头看你前面的朝霞。谁爱自由,谁就要讨出血的代价……”歌声震撼山谷,山谷里回荡着歌声,既慷慨悲壮,又有几分凄凉。天渐渐黑下来,呼呼的山风代替歌声。队伍一时悄然无声,变得严峻肃穆。当晚,营部与七连和政工队在大歇场附近的村庄宿营,九连继续前进到指定地点宿营。一天的行军,队伍从玻烈出发,渡过恩乐江,穿过芦苇丛生的江边,沿着古老而又崎岖的小道,翻越险峻的李红山。所到村庄早已十室九空,精壮男子都走了,留下老弱女妇孺。部队每到一寨,起铁营长不顾疲劳,亲自向老百姓宣传党的政策,和他们谈心,说明队伍是人民的队伍,这次主要是打杨继民,要他们不必怕,并请他们把出去的人找回来。

第二天早晨,先头部队与新平县大恶霸李润之的反动武装发生遭遇战。起铁营长立即派人联系,并指示要部队寻找有利地形站住脚,等待命令。

中午,起铁营长正盼着八连的枪声,准备发起总攻。这时,以杨继民为首的地霸反动武装正悄悄地向营部和政工队袭来。当哨兵发现敌人偷袭时,如狼似虎的匪徒已嚎叫着冲向村庄。顿时枪声大作,敌人的口哨声、喊杀声、咒骂声嚷成一片。在这紧急时刻,起铁营长命令营部和政工队的同志迅速转移,撤出大歇场。营部和政工队的同志撤到山梁时,敌人尾追不舍,越追越近,起铁营长端起大卡柄枪把一梭梭仇恨的子弹扫向敌人,交代指导员何贵同志:“你迅速带领同志们先转移,我来掩护,不要等我,我会设法跟上来的。”他不顾个人安危,置生死于度外,以勇猛的火力阻击敌人,英勇顽强地与匪徒战斗,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有的猫着腰鬼鬼崇崇伸头窥视,有的龟龟缩缩隐藏着稀稀落落乱放枪。起铁营长是一名好射手,只听枪响,匪徒便会应声倒地。当引发敌人一阵枪声后,敌人开始冲锋时,起铁营长就把一梭子弹狠狠地扫向匪徒,七、八个匪徒便纷纷倒地。起铁营长倚在一个大石头旁,与敌人顽强战斗。同志们越撤越远,而匪徒却寸步难行。敌人用交*火力几次组织扑向起铁,都被起铁营长一一击退。同志们顺李红山转移到恩乐江边已是傍晚。冬夜的江边,密雾茫茫,枪声渐渐稀落,如泣如诉的浪涛击打着岸边,分散的同志们纷纷*拢,在江边宿营。却见不到营长起铁、通讯班长杨增吉、通讯员朱光喜等战友的身影。同志们心情沉重,各有所思,谁也无意开口,只有泪水化作浪涛冲击着深沉的长夜。

次日清晨,同志们返回寻找失散的战友,途中碰上两位赶街人,赶街人讲:“昨天,老围街附近打仗,李三老爹(李润之)派来大队人马和杨继民、董承方两个大队打败了共军,打死了几个人。其中有一个营长,还有一个小鬼。那小鬼最厉害了,抓着他,要不投降,还骂人咬人,最后给剐了。那营长还穿着一件獭猫皮呢!”就是在这次战斗中,起铁同志为掩护同志们安全转移、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如果党的事业需要我作出牺牲,我就是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起铁同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履行了他生前向党庄严宣誓的豪迈誓言。他那悲壮的歌声,仿佛又响起:“莫回顾你脚边的黑影,请抬头看你前面的朝霞,谁爱自由,谁就要要付出血的代价……”

 

(中共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委党史征集研究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