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思普特支得到国民党保安三团要把存放在宁洱的军火经景谷押运到滇西的情报,决定组织力量在途中设伏,截夺这批武器。思普特支组成一支170余人的截枪部队,由曾庆铨、周长庆担任总指挥,准备在西萨一带伏击敌军。当天下午,截枪队伍在西萨(当时属景谷县)发现了一支国民党部队,以为是敌人的武器运输队,决定于傍晚包围并偷袭敌人。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前线指挥部才得知这些敌人并非押运武器的运输队,而是保安三团到景谷“剿匪”后返回宁洱途中到西萨夜宿的一支小部队。考虑到宁洱至西萨的距离很近,估计敌人的增援即将到达,截枪指挥部下令撤出战斗,向磨黑方向转移。队伍到达距磨黑不远的黄庄后,蒋仲明从磨黑赶到,与曾庆铨、周长庆等召开会议商议对策,最后决定队伍回磨黑后暂时不散,集中驻扎,根据形势的发展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到达磨黑两天后见没有异常,思普特支才下令截枪部队各自分散回到原地。
1948年9月16日,张孟希以召开军政委员会为名,将参加会议的曾庆铨、蒋仲明扣押起来。接着,张孟希软硬兼施逼迫磨黑中学全体教师以签名的形式表态,同意他用军政委员会“纪律”处置曾庆铨、蒋仲明,受到教师们的坚决抵制。
西萨截枪的同时,墨江县通关乡乡长、统战人士张祖弼接到张孟希的信,信中告知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和保安三团也准备将一批枪支弹药经通关运往墨江县政府。通关党支部报经思普特支同意后,动员张祖弼劫夺这批枪支,并派出人员加入张祖弼的队伍,协助夺枪。1948年9月12日,运输枪支的队伍到达通关,张祖弼利用设宴招待押运人员的机会,缴下押运人员的枪,全部夺下了这批武器。共计步枪80余支,子弹3万余发。这批武器被夺取之后,墨江县政府调集百余武装人员扬言要“血洗通关”“夺回武器”。通关地下党发动群众,组织了通关民众自卫大队,由张祖弼任大队长,分支支部书记陈亚光任参谋长,保卫通关。这时,张孟希借口“共商大计”,邀约张祖弼到磨黑。通关分支部考虑到张祖弼的安全,劝告他不要听信张孟希的话去磨黑。张祖弼迫于张孟希的压力,又过于相信张孟希,没有听从党组织的劝告,依然前往,一到磨黑即被张孟希扣押。
曾庆铨、蒋仲明二人被捕后,思普特支将情况急报省工委,同时千方百计组织营救。自卫军领导人刘宝煊带了一个小组到磨黑与张孟希谈判。在谈判中,张孟希继续大耍两面派手法,向刘宝煊表明:拘留曾庆铨、蒋仲明是缓兵之计,保证不杀害曾庆铨、蒋仲明二人。同时思普特支还派人到勐主,利用罗正明与张孟希的关系,请罗正明写信给张孟希,要他释放曾庆铨、蒋仲明二人。磨黑中学的学生和家长也为要求释放两位老师找张孟希进行了请愿活动。
西萨和通关截枪事件使云南省国民党政府大为震惊,扬言要张孟希交出西萨事件及通关截枪事件的策划和指挥者,否则就要进攻磨黑,暗中又派人到磨黑,对张孟希进行利诱拉拢,封官许愿。张孟希为了讨好国民党统治当局,也为了巩固他的地霸势力,于10月12日凌晨秘密枪杀了曾庆铨、蒋仲明。通关的张祖弼随即也被张孟希杀害。
西萨、通关截枪事件暴露出思普党组织的斗争经验不足,对张孟希反革命两面派的本质缺乏清醒的认识。但是,思普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没有被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他们总结经验教训,振奋精神,踏着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