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人物述林 >> 正文  

曾庆铨烈士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5/11/18 点击:44628


曾庆铨,广东省兴宁县人,自幼聪明好学,小学未毕业即以优异成绩考入初中,嗣后又以优异成绩越级考入高中。高中三年,年年学习成绩名列第一,赢得全校赞赏,也引起国民党兴宁县党部的注意。曾庆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期间,收到国民党兴宁县党部和县一中联发的一份保荐他上“中央政治大学”的电报,同时,也收到西南联大经济系的录取通知书。曾庆铨知道,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是国民党培养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的学校,毕业后可以升官发财。而设在昆明的西南联大是北京三所高校南迁联合大学,毕业后不能保证工作,面对两种截然不同的前途,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的他毫不犹豫地撕碎了保送他到中央政治大学读书的电报,于1942年9月来到昆明就读于西南联大经济系。在联大他勤奋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各种进步活动,主动向联大地下党组织靠拢。参加进步联大地下党组织的“科青社”、“微言社”,阅读共产党的刊物。积极参加联大地下党组织的各种学生运动。1944年7月,中共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根据党在思普区开辟的工作据点—磨黑中学急需革命教师,巩固并发展革命工作的实际情况,将未完成学业的曾庆铨等4人派往磨中,与先期到磨中的同志共同办好学校。在磨中,曾庆铨待人真诚,对学生废除打骂教育,实行说服教育,做到以理服人又关怀备至,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磨中校方也觉得曾庆铨教育学生有方,就委任他为磨中训导主任。曾庆铨对国民党教育部规定各校必授的“公民课”中的反动教育内容十分反感,自编了一套包括有社会发展史、哲学和政治经济理论,极富革命人生观教育的教材,发至各班在“公民课”讲授,使公民课变成了讲授革命理论、宣传共产党政策方针的宣传课。1946年6月,滇南工委派人到磨中沟通了秘密党员之间的组织关系,发展了磨中首批党员,曾庆铨是其中之一,同时根据省工委的决定组建了中共思普区特别党支部。陈盛年任书记,曾庆铨为党支部组织委员,在曾庆铨和同志们的努力下,先后发展党员数十人。组建了8个党支部和党的地下交通线站、点。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打击国民党反动政权,曾庆铨与其他同志积极开展对张孟希的统战工作,成立了以张孟希为主任委员的“思普区临时军政委员会”,曾庆铨任副主任委员。在军政委员会名义下,曾庆铨加紧了各地的革命组织发展。同年6月,曾庆铨继任特支书记。根据解放战争形势需要,曾庆铨与特支其他同志举办“思普区中小学老师进修班”。主讲中国革命形势和任务,对敌斗争、游击战备战术、农村武装、统一战线知识等专题课,使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极大地丰富了革命武装斗争知识,他们回到各自所在地后,成为当地发动武装斗争的主要骨干。曾庆铨还和各地支部积极创办农民协会、农民夜校,大力开展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运动,他与支部将磨中学生分批派到各地教书,以老师职业作掩护,暗中发动各地武装斗争,1948年9月上旬,曾庆铨得到云南保安三团要将存放在普洱的一批军火经景谷运往滇西的情报,他立即召开特支会议,迅速研究截击地点和截击时间等具体方案,由曾庆铨为总指挥赶往西萨截枪。西萨截枪事件震惊了国民党当局,卢汉为此作出南北夹击磨黑的布置。张孟希听到这一消息后,为保其性命,多次书信“拜复卢汉主席”,向国民党云南省政府表忠心,并于9月16日以召开思普军政委员会议为名,诱捕了蒋仲明和曾庆铨。在被关押期间,曾庆铨回首往事,他感到自己已无愧于党和人民,遂用煤石灯在狱中的墙壁上薰写出:“板荡识忠臣,事久见人心。”在国民党政府威胁和拉拢下,张孟希决定杀害蒋仲明和曾庆铨以投靠国民党当局。1948年10月12日凌晨,曾庆铨、蒋仲明俩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被刽子手押到磨黑河边,迎着即将到来的黎明,两个战友紧紧抱在一起,向着北方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双双倒在敌人罪恶的枪口下。曾庆铨时年仅24岁。噩耗传开,磨中师生及当地群众无比悲痛和愤慨,誓为烈士报仇。1949年5月20日,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纵队解放磨黑,党政军各族各界人民举行公祭公葬曾庆铨、蒋仲明烈士大会,后又将烈士遗骸迁入宁洱革命烈士墓,供后人敬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