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史海纵览 >> 回忆与思考 >> 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征文】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初探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3/1/31 点击:3701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是我们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民族团结之花在西南边陲的普洱26个少数民族中间悄然绽放,成为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团结的一个样板,尤为重要的是,在脱贫攻坚中,依托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普洱打造新型“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模式,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并肩战贫困,走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谱写了一曲曲边疆民族团结新篇章。逐步形成坚定信念、团结奋斗、同心同行、开创新局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推动普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一、历史背景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在中共宁洱地委领导下,各民族代表签字盟誓永远跟共产党走的历史丰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和“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载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为实现民族团结,消除民族隔阂,巩固边防,按照中央指示,1950年8月至12月,普洱专区组织动员43名民族头人及代表晋京参加建国一周年国庆观礼。1951年元旦,在赴京观礼的代表们参加的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进行到第6天的时候,普洱红场召开千人大会,举行隆重的剽牛盟誓仪式,推荐出来的党政军和各民族48位代表,喝鸡血酒,对天发誓永远跟共产党走,写下了“我们廿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的铮铮誓言,并严肃地在民族团结誓词下面分别以傣文、拉祜拼音文和汉文签上自己的名字,成为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

(一)坚定信念精神

坚定信念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刚解放的普洱区,民族矛盾十分突出,宗教文化渗透猖獗,残匪不断入境骚扰,地霸武装伺机叛乱,各少数民族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还不甚了解。1950年8月,普洱专区组织动员43名民族头人及代表参加西南各民族代表团晋京观礼,代表团赴京路上,受到省党政军领导的热情接待。在首都北京观礼期间,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观礼结束后,先后参观了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汉、昆明等城市。4个多月的时间里代表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各族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加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才有了剽牛盟誓的铮铮誓言。

在民族团结誓词碑上签字的布朗族头人苏理亚回到布朗山寨,组织召开景迈村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跟党走誓师大会,向各民族群众讲述晋京观礼的所见所闻,讲述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盛况,讲述在普洱红场召开千人大会,举行剽牛盟誓仪式盛况。并号召各族群众:“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跟中国共产党走,总有一天公路会挖进我们山寨中来;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跟中国共产党走,总有一天我们会用上神牛犁田犁地,一两个月的活路一个星期就能做完;只要我们一心一意跟中国共产党走,总有一天我们会过上白天黑夜都一样光明的社会”。参加晋京观礼和盟誓活动的傈僳族头人李保、佤族青年岩火龙,还用生命捍卫了“誓词碑”精神。1951年5月,56岁的李保被盘踞境外的国民党军残部诱捕,面对严刑他坚守誓言,英勇就义;9月,19岁的岩火龙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始终拒绝收回誓言,最后饮弹自尽。一句句朴实言语,道出了布朗山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仰;一个个铁骨英雄,捍卫了对党的深切感情和团结对敌的决心。

(二)团结奋斗精神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结束后,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得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获得了26个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支持。赴京观礼的代表们刚回到普洱,第二天就召开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大会,为了纪念这次各民族齐聚一堂,拥护中国共产党、民族大团结的盛会,大家提议用剽牛盟誓这种各民族都能接受的方式巩固、扩大各民族团结,并增加签名,念誓词等内容,勒石为记,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包容了更多的民族传统,也添加了新的时代内涵。

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是普洱各族人民心中永恒的丰碑,是云南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象征,是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缩影,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崭新的民族团结关系,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功典范。它的精神和作用远远超越了区界、省界,在全国亦有普遍的意义。民族团结誓词碑昭示我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永远跟党走,各民族才有希望和航标;坚持民族团结、祖国统一,走社会主义道路,各民族才能走向繁荣幸福。

(三)同心同行精神

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画出普洱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誓词中“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在普洱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20世纪50年代初期,各级党和政府千方百计组织骡马队从内地调运各民族急需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供应群众,发放贷款和救济粮帮助群众渡过粮荒和发展生产,逐步创造条件进行社会改革。对于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工作基础薄弱,内外关系复杂的佤族、布朗族、瑶族地区,采取直接兴办互助组、合作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政策。通过“和改”,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在“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感情,推动民族发展”上依然具有重要地位和现实意义。“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深入人心,让民族团结的血脉和基因世代薪火相传,是推动普洱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普洱市创造性发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同心同行”精神,将原来民间“人帮人、户帮户、民族帮民族”的互相帮助模式,升华为脱贫攻坚“县际互帮、东西互助、城乡互联、干群互系、村组互包”的新型“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模式,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并肩战贫困,走出一条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宾弄赛嗨”系傣语,意指“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是普洱市各民族间普遍沿袭的各民族间互帮互助传统。脱贫攻坚期间,普洱市从率先脱贫摘帽的县和市直有关行业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宾弄赛嗨”互帮互助指导组,指导帮助未脱贫贫困县脱贫攻坚工作。帮助分析薄弱环节,找准工作短板,指导整改落实,形成了各县(区)团结一心战贫困的良好氛围。通过“宾弄赛嗨”民族团结互帮互助脱贫攻坚模式,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短板弱项全面补齐,农村地区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群众的守边固边意识、国防意识增强,国门形象彰显,边疆群众内生动力和发展意识显著增强,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

7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普洱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坚持盟誓精神,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团结”一词共出现27次,号召全党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时代精神,在继承和发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中,需要给誓词碑精神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既要确立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又要发扬团结奋斗、同心同行的精神;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敢于实践,勇于担当,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勃发新时代生机,为实现普洱高质量发展提供不懈精神动力。

 

中共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  李雪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您是第49446112位访客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