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资政育人 >> 正文  

让《县志》“活”起来的探究
——以《西盟县志》为例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1/6/23 点击:23222

摘要:《县志》是地方官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是各级政府掌握情况、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县志记述县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地理地质矿藏,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载体。县志具有“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现在普遍“存在”功能“头重”,“资政”功能“身轻”,“育人”更是“脚飘”。这种状况下,我们亟待探究如何让县志“活”起来的问题,让干部职工读起来、用起来,以打破“头重脚轻”的困局,让县志尽早走出“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做,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决策能力;有利于提高领导历史思维能力;有利于领导干部了解地情而发展经济;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历史荣誉感,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的凝聚力。只有把县志从“死”复“活”,破“旧”出“新”,焐“冷”加“热”,《县志》才能“立起来、活起来、走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关键词:县志 资政育人 探究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县志》是地方官书,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是各级政府掌握情况、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资料。县志记述县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上至天文气象,下至地理地质矿藏,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载体。县志具有“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现在普遍“存在”功能“头重”,“资政”功能“身轻”,“育人”更是“脚飘”。这种状况下,我们亟待探究如何让县志“活”起来的问题,让干部职工读起来、用起来,以打破“头重脚轻”的困局,让县志尽早走出“深闺”,“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有把县志从“死”复“活”,破“旧”出“新”,焐“冷”加“热”,《县志》才能“立起来、活起来、走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一、加大《县志》“活”性认知,发挥《县志》作用

历史上总结志书的作用有三:一曰“资治”,即辅佐政治之用。称之为“辅治之书”、“资政之书”;二曰有裨“风教”之书,即宣传教育之用;三曰“存史”,即保存历史资料。新编地方志书,内容广泛,我认为已具备存史、资政、教化、服务、传承、警示作用。

(一)存史。“存史”是志书的生命和价值取向。一部好的志书,就是将一定地域内的自然和社会、政治和经济、历史和现状、民生过去和现在、改造社会与推进文明建设的发展变化,用文字记述下来,内容具有科学性、文化性、社会性,可以为当代人所用,为后人所借鉴。《西盟县志》中记载垒石盟誓塔。1951年1月,宣布正式成立西盟区政府,当地少数民族在此举行泡酒、剽牛、垒石(每一个参会人员凑一个石头,垒在一起,意为海枯石烂心不变)仪式,盟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永不变心。正是此塔,激励着佤山的儿女一代又一代团结一家亲;正是这塔,全县各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正是此塔,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佤山千家万户;正是此塔,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佤山处处绽放;正是此塔,讲脱贫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脱贫,讲抗疫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抗疫,讲任务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全县各民族共同的前途。《西盟县志》存史价值已经唤醒,已经得到深层次挖掘,已经“活”起来了。

(二)资政。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志书是一地之百科全书,对领导者、决策者认识地情、了解地情,进行科学决策,可以发挥参谋和智囊作用。所谓“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县志是一种地方文献的特殊形式。它不同于调查报告、专题材料、临时信息。它是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自然、社会等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是地情资料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综合。具有真实性、科学性、地方性、连续性、实用性。所以县志提供的史更科学、史更实用、史更直接、史更系统。《西盟县志》地理篇中记录:西盟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气温是垂直差异的立体气候特点。根据这立体气候特点,在山顶种植核桃、山腰种植茶叶、山脚种植橡胶。《西盟县志》为资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志书已经“动”起来了,已经“活”起来了,已经“做”起来了。

(三)教化。在历史上,人们非常重视地方志的“教化”作用。清代章学诚从“方志乃一方全史”的观点出发,强调“夫修志者,非示观美,将求其使用也。”认为“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凛凛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怯者勇生,贪者廉立。《弘治句容县志后序》中说:“志之为书,有关志体,有补风化,其为誉也大矣。”《西盟县志》中记载着90多位烈士,还有很多英雄人物,如拉勐、李保等;也记载着很多重大事件,如民族团结盟誓塔、西盟区革命遗址等等。可知县志也是一本感人的书。如今“烈士陵园”成为西盟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西盟县志》红色记载已经起到了教化作用,已经“教”起来了,已经“育”起来了。

(四)服务。《县志》服务现实是生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才能显活力。所以志书要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工具书。地方志工作的中心任务,概括地说,就是进行地情研究,服务经济建设。县志的编修工作,实际上是一次广泛、深入的对县情的调查研究,是对这些调查研究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县志是一个地方经过浓缩了的信息库、资料库、情报库和数据库。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经济建设不仅需要现时的最新信息,还必须与志书中贮存的大量的昔时信息相结合。因此,二轮修志中,《西盟县志》通过全面、系统地记述全县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不仅揭示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对促进全县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指导作用。2014年,西盟冬瓜猪食品加工公司,首先借阅了《西盟县志》,查阅了小耳朵猪(又称冬瓜猪)是当地传统猪种,肉质细腻,适应性强,体重60~70公斤。开发商看到记载后,很兴奋、很激动。2017年丁氏蜂业进驻西盟前,也是先借阅了《西盟县志》查阅西盟林业情况,本地蜂种情况等。《西盟县志》为当地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发挥了作用,《县志》已经“站”起来了,已经“活”起来了,已经“说”起来了。

(五)传承。民族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它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民族文化还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源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深厚底蕴和持久动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民族文化的地方性、多样性日益受到重视,作为人类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地位也越来越突出。《西盟县志》在“民族”篇中,详细记载了佤族的沿革、婚姻、丧葬、服饰、饮食、居住、节日以及其它习俗,为人们了解佤族文化特点提供了可信的资料。如“佤族木鼓,佤族喜吃鸡肉稀饭,佤族妇女服饰,款式多样,女性多为披肩长发”等。如今有了佤族木鼓节,披肩长发上演了甩发舞,妇女服饰,款式多样已形成传统文化支柱产业,鸡肉稀饭已成为游客的美食。县志中记载的传统文化成为了西盟旅游业响亮的名片。可见《县志》中的传统文化已经绽放光彩了,已经“唱”起来了,已经“濱”起来了,已经“吃”起来了。

(六)警示。地方志的警示功能从孔子作《春秋》到后来的州府县志,其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使封建王朝害怕自己的恶行被载入史志,从而检点言行,改邪向善,使其有所畏而不为。《县志》当据实录之,以资为鉴,警示后人,如违纪违法案件、决策失误、干部腐败、铺张浪费等事例。广大干部通过读志用志,就能对这些记述,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从内心引起警示,产生震慑威力,约束其言行举止、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勤政为民、为民谋利。起到弘扬正气,让可借鉴的史实昭然于世,以警后人。

二、倡导干部必读《县志》,让《县志》“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具有浓厚的方志情怀,喜欢读志、善于用志、重视修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地方志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我们读志、用志、修志,指明了方向、树立了典范。领导干部要增强看齐意识,就要学习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方志情怀,深入思考如何读志、用志、修志。要熟知县情,学习《县志》是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方法。

(一)让《县志》进党校。埃及卢克索神庙法像上镌刻着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这句话道出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习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强调历史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就发表了《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的重要讲话,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西盟县志》已完成二轮修编,对西盟变迁、历史发展、建置沿革、经济状况、政治进展、民俗民情、教育卫生传承等各方面的记述,这些资料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是了解西盟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脉络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西盟县志》具有一般文献无法替代的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熟悉县、乡(镇)、村和各行业情况,那就要学一学《西盟县志》;另一方面,需要“以志为镜”、“读志明鉴”。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习历史知识,在了解全县现状的基础上也要掌握历史经验,所以干部培训教育,要重视干部的历史学习,更要发挥地方志资源,将《县志》学习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地方志文献资源,让《西盟县志》“活”起来。

(二)让干部爱《县志》。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中李克强指出:“地方志是传承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存史、育人、资政,修志问道,以启未来。”领导干部通过读志、传志、用志,可以从中把握规律,引领方向。

一要形成干部考《县志》制度。地方志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一直是资政的重要工具,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地方志的资政功能,查阅地方志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是地方官员治理地方的重要知识基础和决策前提之一。领导干部考《县志》知识,其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帮助加深对县情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在考志的过程中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形成干部学《县志》制度。1985年6月,习近平同志赴任厦门市副市长时,通过同学借阅地方志,以了解厦门的历史和民俗风情,并与其进行过深入交流。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到福州市履新之初,仔细研读了地方志,对福州的历史、文化、人物、古迹有了很深的了解。2007年3月,习近平同志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一个月内,市委办公厅秘书处让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了一套上海地方志供他阅读使用。

1929年,红军解放江西兴国县城,毛泽东同志住在县图书馆,有人去向他请示工作,见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兴国县志。到了瑞金,又请瞿秋白同志帮助找瑞金县志来读。1960年10月在湖北考察时,毛泽东特别叮嘱荆门县委书记梅白要修地方志。他说:“领导要尊重历史。不懂历史的人,就不能理解现实。你去荆门当县委书记,至少先要知道荆门县志。”毛泽东又批评了一些地方不热心修志的现象,说:“‘官不修志而修衙’,我们党现在有的地方修大楼,讲阔气。你到荆门以后,要修县志。”

对于我们,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为鉴,鉴古知今”。领导干部到一个新的地方工作,应该把当地的《县志》好好读一读,了解当地的自然与地理、历史变迁、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这对领导工作将有很大帮助。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治史、学史、用史的传统。西周时期的周公就提出“殷鉴”思想,司马迁作史,意在“述往事,思来者”。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西盟县志》中记载着90多位烈士,还有很多英雄人物,如拉勐、李保、岩火龙等;也记载着很多重大事件,如民族团结塔、西盟区革命遗址等等。从中可知《县志》也是一本感人的书。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则认为“史学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 所以我认为,要形成领导干部读《县志》制度。

三要形成干部用《县志》制度。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开展各项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可能一个模式,只有因地制宜,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工作,才能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没有历史、人就变得单薄,不懂历史,人永远是一个孩子。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官吏叫徐宗干,他做官必修志,在任泰安知县、高唐知州、济宁直隶州知州时分别主修了《泰安县志》《高唐州志》《济宁直隶州志》。有人问他是否贪图虚名,他回答说:“知州知此州,知县知此县,不读志何以知?不修志何以知其所不知?避好名之名,而安于无知,吾弗为之矣!”。地方志是一个鉴古知今、启迪未来的窗口。古人云:“君子有三鉴,鉴乎前,鉴乎人,鉴乎镜。鉴前惟顺,鉴人惟贤,鉴镜惟明。”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只有对历史有深切的了解,才能做好今天的现实工作,承担起明天的新的使命。《县志》记载着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物、故事等,领导干部在做决策时,要看一看《县志》。如核桃种植,可先从《县志》中了解各乡(镇)适合海拔的土地有多少。如蜜蜂养殖,可先从《县志》中了解各乡(镇)森林覆盖率。再如,小米荞品牌认证中,可从《县志》中了解地理坐标位置等等。领导干部一定要养成凡事决策前,先从《县志》中找一找相关事件,看一看其中的成败经验,养成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另外,县志办也要按周编写“地情资料卡片”或编写“口袋书”,提供领导干部决策参考,让领导干部用志形成制度,《县志》才能“立起来、活起来、走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三、倡导《县志》成为教材,让《县志》“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志书不能仅仅起一个资料作用,它还应当成为乡土教材,成为有血有肉有“感染力”的东西,来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爱党、爱人民的感情。

(一)让小学德育课“活”起来。如果仅仅依靠一本德育教材在课堂上进行讲授,学生肯定不喜欢,无形中造成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让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人进德育课,拉近学生的距离,亲切感、贴近感“赢”了教科书,学生乐于接受的程度也会大大提高。《西盟县志》中记载着英雄烈士,如:肖子祥、黄定国、罗扎娃、严玉全、刘忠义等,英雄人物如:拉勐、李保、张石庵、岩坎、岩可等,这些就是活生生的德育“活”教材。让小学德育课和西盟《县志》中的典型人物契合起来,让小学生在德育课上学到的,在生活中找得到、看得到,才能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也让《西盟县志》“活”起来。

(二)让中学历史课“活”起来。历史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内容多而枯燥,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简单说,就是让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那就要让《西盟县志》融入中学历史课程,这样历史课就不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而是有血有肉,生动而又立体的,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可以生动再现的,是可以亲身体验的。让《西盟县志》中民族团结塔、西盟区革命遗址等等重大事件,90多位烈士生动、感人事迹融入历史课程,地方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灿烂人生,闪光的思想与人格就能光彩照人。通过编辑历史小电演让历史再现,通过历史图片让历史活起来,拉近历史与学生们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们学习历史的激情。《西盟县志》进入西盟中学历史课堂,让《西盟县志》“活”起来。

(三)让中小学民族课“活”起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劳动的传统教育,会扼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其结果培养的是一群无用的没有创新精神和胆略的‘书呆子’。”“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民族饮食、民族节日、民族习俗等。西盟三种主体民族,《西盟县志》中对各民族民族居住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住房结构、服饰、节日、饮食、民族歌舞、民族文化都有特色记载,让这些民族文化融入中小学民族常识课,让《西盟县志》“活”起来。

朝代更迭,世事沧桑,县志却珍藏着这一方水土的灵魂。一部县志是有温度的,许多人或已老去或还健在,但应该有人时刻去关注他曾经的故事,寻找那遥远的色彩,舔舐那曾经的伤痛与忧伤,翻阅那曾经的豪迈与辉煌。所以《县志》“活”的,我们要让它“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普洱市西盟县地方志办公室   张学周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