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史海纵览 >> 历史知识 >> 正文  

太和街史料探考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1/2/8 点击:21844

太和街隶属普洱市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太和村,历史悠久,声誉远扬。


太和街北高南低,两河(太和小河、菠萝村小河)沿街相向而下归振太河,沟谷交错,地貌呈“V”形,海拔148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19℃,年平均降水量1284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949小时,历年平均无霜期331天,归属亚热带季风区内,四季不甚分明。北部街头为普洱市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的思茅松人工种植风景林,民国29年(1940)李恕庵发动太和中学师生在太和街头附近荒山种植,达150余亩;东部为松子地思茅松人工种植风景林,至今两处都保存完好。太和街有栽培型古茶树300余株,栽培历史100~150年以上,最大株胸径30厘米(80年代已毁),多数为10~15厘米。县二中白山茶(种植于民国年间)久负盛名。50年以上的椿树、翠柏、大叶榕等有100余株。太和街负氧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8~19万个,是享有盛名的天然氧吧,是人类宜居之地。

一太和街的由来 

太和街,又名草皮街,何时得名,何时开街无据可查,但最早可查于“太和街”三字为清雍正十年(1732)。太和街为逢龙狗街期,俗称“空五赶六”,街期相沿未改;亦每年还赶 “尽头街”(大年三十)一次。“太和”即平安、和睦相处之地。

二太和街的民族迁徒 

古代太和街就有人居住,多数为明朝后迁徒而居,有李、周、陈、黄、罗、王、苏、伍、刘、洪、汤、朱、钟、何、唐、赵、余(后改铁)等10余种姓氏。以汉族居多,彝族、蒙古族、回族、哈尼族、拉祜族、白族、满族、佤族、傈僳族等民族杂居,世代和睦相处。据铁氏谱牒记载,铁氏是蒙古贵族孛儿只斤铁穆真(即元成宗)的后代。明洪武元年(1368),先民一家退出北京至应昌,后又取道四川投奔云南梁王,途中遭到明军追捕,为避免绝嗣,分散改名换姓逃走,其中,一部分改名姓余(鱼),逃至景东城东面的龙口箐定居。10代以后又迁至振太草皮街、介牌村,最后在介牌山脚的半坡定居,因全寨都姓余,故寨名叫余家坡,清末民初时,才又改为姓铁。振太草皮街先祖“振”字派,有余(鱼)思宽、余(鱼)思广、余(鱼)思达三子。介牌山脚半坡定居为余(鱼)思达的后裔。

清咸丰五年至同治六年(1855~1867),振兴乡、太和镇(今振太镇,下同)境内发生马镇东(永秀蛮笑回民首领)与苏三宝(汉族,小厂街)之战,贫民四处避难,太和街房屋空余剩多。咸丰七年至同治十一年(1857~1872),外地石屏宝秀李煜之的父辈、澜沧卫(永胜)毛祟伦、江西籍曾和成的父辈等商户迁太和街定居,其他大量商户(外籍人,以江西、四川居多)亦陆续迁入太和街,以街重建家园,开铺设店,开荒种地桑农,繁延生息。期间,又一蒙氏的蒙古族随夫迁入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赢州(今云县)那歌岔河彭有贵携老幼迁居太和街,以屠宰业为主。

民国10年(1921),石屏人(江苏籍)施正荣辗转到草皮街与李春凤成婚后定居。民国28~38年,太和街商贸的繁荣,成为多路马帮的聚居地,大量商户涌入云集,以四川万兴科、邹家寿、闫有政、张荣发等,广东张庆等,省内昆明、大理、景东、景谷等地的狄氏、邱氏、兰氏、何氏、肖氏商人定居草皮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四川的黄绍海,武汉的纪善友、张福生、李国培、胡元枝、张志华等商人(实为职工),省内景谷及本镇内邱仕晓、兰昌芹、李国昌、罗恒坤、罗庭刚、李祥忠(实为职工)等前来定居。20世纪80~90年代(下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部分四川籍商人“上门”成婚定居,有谭、刘、李等姓氏;其他为购房迁入式定居。至2013年末,太和街有4个村组143户475人,常住姓氏有李、周、陈、王、彭、曾、黄、罗、施、苏、邱、兰、汤、朱、铁、毛、万、钟、何、夏、冯、张、潘、杨、赵、陶、姜、郭、刘、谭等30余种,最多的户有李、陈、苏、黄姓氏,最少的户有毛、万、铁姓氏,消失的有蒙、狄、肖、洪、钱、伍等姓氏。

三太和街的大事要事 

清乾隆十八年(1753),始建仓圣宫。咸丰八年(1858),在太和设立碧松书院。宣统元年(1909),云南政法学堂毕业的李实回到故乡创办太和高、初两级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正月,改称成立太和街国民学校,有课堂4间、教员室3间、宿舍20间、厨室9间,毕业3班。民国2年,改巡检为分治员移于戛里,民国5年移于太和街。民国5年,除招生第七班男生班外,始设女子班,开创男女同校的先例。民国8年,改为太和县佐,未建署。民国11年,设“施棺会”,外来行商和本地残弱病死者施棺1口,众人出钱出人安埋。民国13年起,始设商会,办理商户登记,处理商户行业纠纷。民国15年,里崴匪首杨五、杨六率众匪火烧太和街,抢夺财务,房屋只剩铁氏、毛氏、李氏3户3幢。民国16~20年,太和街重修街面房屋,重建街道,均为石铺。民国28年春,李恕庵在太和正式创办景镇联立共济中学。同年,设妇女互助会,帮助处理丈夫外出赶马行商后的妇女互助事务,同时太和街邻里间互帮互济制一直沿袭至令。民国37年景东县人口统计表载:太和镇辖7保40甲,振兴乡辖6保44甲。1950年1月16日,成立振太区人民政府(属景东县辖),驻太和街。当年,辖太和、山街、文平、秀山、焕习、文兴、塘坊、响水、黄梨、兴隆10个乡。1957年11月,景东县划出振太区(太和街)归镇沅县辖。1991年1月,太和街迁往紫云梁子,更名紫云新街,后改为新一街、新二街。1994年春节期间,太和村在草皮街举行秋千、磨担秋、爬杆、拔河等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同时开展象棋、麻将、扑克等比赛,参加农民群众和回家过春节职工1000余人。2001年,由于石铺街面年久失修,在石铺街面上铺水泥街面,实为憾事。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太和街房屋、次道路重修,村组活动场所房屋新建,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9盏,共计投资300余万元。2017年8月23日下午,振太镇一街街尾松子地人工思茅松林被狂风暴雨吹倒毁坏,近百年思茅松林没一棵站立,未造成人员伤亡。

四太和街的机构建设

太和街的行政机构 清雍正十年(1732),令废巡检改为县佐移于太和街,……太和县佐署,隶景东府辖。民国2年(1913)改巡检为分治员移于戛里,民国5年移于太和街。民国8年,改为太和县佐。同年,在太和街设邮政代办所。民国20年,裁撤太和县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驻行政、事业机构有太和公社、镇沅二中、振太中心小学校、振太邮电所、振太卫生所、振太派出所、振太税务所、振太工商所、振太供销社、振太林业站、振太食品组、振太营业所、振太信用社太和分社、振太公私合营商店、振太逢纫社,联户私营组织有老妈妈食馆。

太和街的房屋 太和街房屋为土砖木(老式木架穿斗)结构瓦屋面的白石灰墙(部分外墙彩绘),斜插厦临街面;出椽坊雕饰、木窗坊雕饰、木门坊雕饰、走廊护栏雕饰,马头墙、封(防)火墙,石柱(柱脚、大门石脚)雕花石刻,院内石板等的四合小院,又称作“四合一天井”,少部分人家有“四合二天井”;大部分人家井(院)深,门(前大门)门(后小门)相对,故设“照壁”;东西两边的人家院院相连,不相通。每户临街面约12~16米,纵深达100米左右,呈“亚”字形街面,均为私人古民居建筑,有1层、2层、3层,共 143户300余幢,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临街面房屋有61幢,其中,东边临街面房屋有32幢,西边临街面房屋有29幢。有炮楼(碉堡)3幢,东边1幢位于周曾古道口;西边1幢位于李煜之家后院下道路上;南边1幢位于太和街尾(原太和县佐署驻地)。有水冲磨米房3幢。

太和街的街道 民国16年(1927)前,太和街街道为土面或草皮面,长宽不祥。民国16~24年,太和街重建街道,主街道长360余米,宽16~26米,石铺街道满面,街道内分三栏,一、二栏间石条分开;次道有8条,共2000~3000米。2001年,由于石铺街面年久失修,在石铺街面上铺水泥街面,长宽未变。

太和街的门枋  2011年1~12月,在太和街尾与景五路的交叉口动工兴建太和街大门门枋,门枋钢架青瓦屋面结构,高6.5米,宽4.6米,中间春树木扁写“草皮街”三字及“龙”“狗”的图腾,左右两边照壁中题“草皮街自古兴旺,侨乡市今更繁荣”的对联,共计投资7万余元。

作者毛锐锋题写:“二百余年龙狗街,财旺福旺代代旺。”

五太和街的商贸 

㈠贸 易

太和街流传“无商不富”,贸易有坐商、行商之分。太和街街面的家家户户都为坐商,行商又分为本地行商(马帮,又称“走夷方”)、外地行商两类。

据《新纂云南通志》中载:太和街主要商品是茶。清雍正十年(1732)起,太和县佐署所在地在太和街尾,建有市场,商户20余家,以经营茶、烟土、盐、糖、酒、布匹为主,其他土杂、中药铺、客栈等为辅;“洋货”棉花、棉纱、洋柴等入冬进入,极为稀少。交易货币为银元、制钱和以物易物等方式,大户人家以银元、制钱为主,贫苦百姓则以以物易物为主,以盐、布交换十之居八九者。逢太和街龙狗街期上街人数200余人。清光绪年间,太和县佐署设有义仓存储谷物,并将义仓积谷加息贷出,以谷物收取本息。

民国初期,因交通闭塞,货源不畅,日用工业品为稀罕之物。太和街有几家(达40余家)兼营日杂商店或冬春季节偶有行商(又称游商)驮“洋货”入境销售,但终是杯水车薪,价格十分昂贵,贫苦大众无法问津。每当雨季一到,一切“洋货”断绝,欲购无门。民国中后期,太和街以经营盐、粮食、茶、烟(含“烟土”)、酒、糖、糕点、土布、棉布、绸缎、百货、五金为主,其他土杂、中药店、邮驿、客栈、理发、牲畜、农副产品等为辅;“洋货”西药、鹿茸、“烟土”、棉花、棉纱、皮鞋、胶鞋、夷子(香皂)、草标(肥皂)、火柴、煤油(又称“水火油”)、洋碗(或洋盆、洋缸)、留声机、缝纫机、自行车、马灯等销售较普遍,甚至有枪支销售;销售本地知名产品有太和茶、太和土布、兴隆陶器、文帕纸伞、山街羊毛毡、山街草鞋、文平烟筒、文东木水桶、文板木甑子等。交易货币为银元、制钱和以物易物等方式,以物易物的方式渐少。民国后期,逢太和街龙狗街期“挑担担”讨脚力钱的小商贩增多,上街人数达600余人。民国期间曾流传“太和(街)的才子,子马(街)的汉子,文索(街)的票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几户私商入股创办“景和商店”,有杂货店10个,旅店1个;其他日杂商店20余个,屠宰6户。1954年,在太和街成立振太供销社,一切百货、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等收归振太供销社经营。有盐、百货、土杂门市部8个;煤油、五金、农药门市部4 个,食馆1个;下设塘坊、山街2个分销店。同年,成为思茅专区最繁荣、热闹的农村街市之一。1956年3月8日,在太和街成立振太公私合营,加入合营的私营商业39户,集体1户(景和商店,资金4382元),共40户,从业人员48人,入股资金18279元,有花纱、百货、土杂、屠宰、食馆、理发门市部6个,流动货摊6个,常到小景谷、民乐、勐大、里崴、山街、塘坊、永秀(大驮街)等地赶转街流动售货,每月营业额3万余元。1957年,太和街铺面50余户,行商150余户,赶集日上街人数达1000人以上,太和街尾设牲畜交易市场。1974年,振太供销社迁紫云梁子。1987年10月,撤销振太公私合营,太和街的个私商业发展迅速。同年,镇沅有固定农村市场19个,每街上市人数最多的是太和街和勐统街,各达9000余人,每街商品成交额最多的草皮街达10余万元,最少是三合、瓦桥、南京街各有200余人,商品交易成交额最少的瓦桥街仅有400元。同年,太和街铺面80余户,行商300余户,群众农产品交易1200余人。1991年1月,太和街迁往紫云梁子,更名紫云新街,后改为新一街、新二街。2008年,镇沅有固定农村市场27个,紫云新街赶集日上街人数达1.3万人以上。2013年,镇沅有固定农村市场27个,紫云新街赶集日上街人数达2万人,商品交易成交额达1000万元。

㈡太和街的特色商品

太和茶 太和街的毛家、李家、周家、黄家等户以加工茶叶(散茶)为主,使用石质模具手工压制茶叶,称紧压茶。一般以当年春茶和存放时间3~5年的上等春茶及独特的原料配比等进行加工,产品类型有茶饼、茶靛(似金元宝)、茶砖、茶沱(又称茶粑耙)等,加工出的茶产品用料纯、真,外观偏红、黑圆润,汤色红浓明亮,香味清香,回味甘甜,享有“太和香茶销四海,马帮功绩颂千秋”的美誉。

太和街的居民有饮早茶的习惯。每天起床后,老人把茶叶慢火烤后,用一把土茶壶(缸)泡一壶浓香的古树茶,一家老小一天都能品尝到茶的芳香,感受到长者的祝福。

太和土布 太和街的周家、汤家、彭家等户产土布,纺线织出的土布轻簿保暖经久耐用,染出的蓝布、青布、白布色泽鲜亮,久穿不退色。以草皮街花布久负盛名。

㈢太和街的饮食

太和街居住人口由于来自五湖四海,长期以来带来了各种美食、美味,在当地良好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人文环境条件下,各民族间相互交流美食文化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制技术和腌制技法,饮食文化别具特色,主要风味小吃和特色菜肴有太和大酱、太和腌菜、太和腌红肉、太和腌辣参、太和汤锅、太和腊肉、太和香肠、太和铜锅米饭、太和嗅豆腐、豌豆凉粉(钟小惠家)、米凉粉、破酥包子(王凤芝家)、米线(毛素珍家)、杂酱米干、全(切)面(周跃宗家)、八宝饭(钱厚荣家)、高丽肉(李斯焕家)、粉蒸肉、红烧肉、红烧鱼、水酥、干酥(李斯焕家)、汤圆、三尖角粑粑、灰水粑粑、千层米糕、荞糕、发糕等;糕点有花生糖、米花糖、软糖、麦牙糖、鸡蛋饼等。

太和大酱 太和大酱有三合酱、豆拌酱等。用料讲究,有黄豆、碗豆、蚕豆、小麦、糯米等,黄豆占80%,其他占20%;有盐、辣子、花椒、姜等佐料。做法工序多、复杂,在冬季腌制的大酱,时间越长越香,腌制3年以上的太和大酱是佳品。

太和腌红肉 又名“血渣”。以猪血、猪头角耳肚为原料,称猪腌红肉;以猪血、牛头角耳肚为原料,称牛腌红肉。腌红肉均大块熟肉拌佐料后装土坛腌制一个月余开坛,切片食之,肉红、香,味美可口。

太和腌辣参 分太和肝参和太和骨头参。每年时冬腊月宰杀年猪时,家家户户都要腌肝参和骨头参。太和肝参取上好猪肝60%、猪肥肉丁30%、猪瘦肉10%为主料;太和骨头参取上好猪排骨和脊髓骨(未着水为最佳)等为主原料,剁碎成2~3厘米小块骨头;后均将盐、辣子、花椒、干姜丝(偏多)、小锅酒等佐料加入拌均匀,当时手指蘸尝味偏麻辣咸为妥,骨头参放入土缸中腌1~2天又蘸尝味,再后各自置入土坛腌制三个月余开坛。均外观呈红色,闻之香,食之麻辣香等味俱全。以煮瓜豆,炖鸡蛋,煮小红尾巴鱼、螺蛳、黄鳝等为最佳特色菜肴。太和肝参和太和骨头参能让食客胃口大开、食欲大增、过口不忘的特点。

太和汤锅 太和街的汤锅有牛汤锅、羊汤锅、狗汤锅、毛驴汤锅、山货汤锅等(野猪、野鸡、白脸),山街天(太和街头天)下午, 大部分卖汤锅人来到街上架起铁锅、大行军锅就煮牛汤锅、毛驴汤锅,其余太和街天早上煮,煮法各异,大致相同,火候适中,香气从街尾飘到街头。汤锅用料讲究,肉肥、新鲜、肉质好,佐料齐(花椒、辣子、香料、薄荷、草果、葱、蒜等)。早11时,各种汤锅开卖,三五人围在方桌、竹桌上或蹲下来(以地为桌),2~3大碗汤锅,外加几杯酒和一壶火烤茶,一群人又一群人一直吃到天黑,各家各户的汤锅碗盆尽空,更甚者头天开煮晚12时就开吃。太和街的汤锅好吃,享有盛名,曾流传:“主人赶着毛驴驮着锅碗柴盐等佐料到太和街赶集,主人宰杀毛驴支(煮)汤锅挑着锅碗唱着小曲回家。” 

太和杂酱米干 分太和杂酱和太和米干。太和杂酱以上好猪肉、太和大酱、香油为主料,草果、辣子、小粉等为佐料。首先取上好猪肥肉50%剁成肉丁放入锅中与香油钞,后捞起油渣放入50%猪瘦肉钞熟;其次加入太和大酱、盐、草果、辣子等慢火钞,香味溢出再加入小粉和猪肥肉油渣即可。

清末时期家家户户都做太和米干出售,用大米石磨磨浆,大铁锅米干盘蒸熟即可,厚薄适中,耐性好,美味可口。太和米干加入太和杂酱就是久负盛名的太和杂酱米干。

太和八宝饭 民国年间,由钱厚荣从按板井传入。以糯米、五花猪肉、鲜猪油、饭豆、红糖、白沙糖、元肉、花生、大枣、冬瓜糖、芝麻等为佐料。做工复杂、用料精细,首先用饭豆煮熟(烂)后做成豆沙;其次用豆沙与红糖、白沙糖、元肉、花生、大枣、冬瓜糖、芝麻等拌均;再者煮熟糯米饭(稍硬点)、五花猪肉(切成薄片)作为主料,辅之拌均之物并分层;最后以一碗一碗中先盛入三分之一拌均之物于碗底,三分之二的糯米饭、鲜猪油盛面,一碗一碗蒸熟即可。

㈣马帮 

振太镇文化底蕴深厚,马帮历史悠久,在东南亚国家定居人员多,是镇沅乃至普洱有名的侨乡。明朝、清代及民国时期,振兴乡、太和镇境内有名的马帮有太和街的罗家、子马街的李家、文索的王家、文平的张家、焕习的姜家、山街的粟家李家、小湾子的李家、郑家村的郑家等10余支,另还有一些零星马帮,赶马人鼎盛时的民国年间达330余人,2000余匹马。太和街亦为振太镇的真实写照,多为马帮聚居必经之地,盐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太和街有名马帮“锅头”有罗氏、毛氏(一户三代)、李氏、周氏、汤氏、彭氏、陈氏、曾氏、黄氏等, 从事赶马人最多的民国28~38年(1939~1949)达40余人43把258匹马,最少时期30余人20把180余匹马。

马帮有“锅头”(又称赶马掌帮人)、总管、赶马人(又称“马夫”)、保镖等。“锅头”由一名资深而有名望的人担任,文武双全,能排忧解难,处理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率领全帮完成驮运任务。6匹马为1把,6把为1班;1把配有专职赶马人1人,2把配有勤杂员(做饭、喂马等)1人。马帮内年龄最长者四五十岁,最小者十四五岁,二三十岁居多。大的有两三百匹骡马,小的也有八九十匹。每个马帮都有一匹“头骡”,头骡是马帮的象征。头骡是马帮最好的马匹,马的外形彪悍壮大,形体美观,毛色讲究,驮力大。头骡领路,赶马人放心,数千里的驿站道,头骡只要走过一次,第二次就能带着马帮前进,路线无误。头骡和二骡头上带面小镜子,配有鲜艳的花环和红色布条,甚者插着“锅头”字号的三角彩旗。小镜子的作用是“锅头”能在第一时间掌握100米内马帮的情况,尤其正方向的险情等。在马帮行进中,头骡戴钢铃、二骡戴钞子或小铃铛,均发出不同的有节奏的音调,赶马人敲着铓、锣和吹着唢呐、笛子及树叶,在大森林里、驿道上、河边小溪里回响着一曲曲古老动听的音乐,同时铃声还有防盗预警作用。马帮外出经商,称“出门”,一年出门1~2次,最短半年,最长1年,春节前无论生意如何都要回家过年。出门时,赶马人把马驮子摆成一溜儿一溜儿的,群马放出马厩后,戴上装有精细饲料的马料兜,驮马知道要上路了,成群上百的驮马嚼料声震天响,赶马人摘掉料兜,戴上笼头,并大声叫喊着 “红战神”“扬尘”“勤劳”“一抖烟”等马的名称,喊叫声一个高过一个,被叫到的驮马就会站在马驮子面前,让赶马人端上驮子。出门时,全街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像出征打仗一样,实为壮观。马帮行径路线有高山耸立、人烟绝迹的原始森林,也有峭壁栈道和羊肠小路,有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日晒雨淋,起早赶黑,艰辛路程可想而知。出门一次归来就像打仗胜利一样,马帮归家时,离家一里就要鸣枪庆贺凯旋,全街人都到街口一里外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切私人马帮解散或作价一次性处理。

马帮路线  马帮有长途马帮、短途马帮之分。长途马帮赶马时间半年以上,最长1年,马帮路线北到景东、大理、丽江、迪庆、西藏,或到景东、大理、楚雄、昆明等;南到景谷、宁洱、思茅、车佛南(勐海)后再出东南亚国家(缅旬、泰国、老挝等),或到景谷、宁洱、思茅、澜沧(含西盟)、孟连后再出东南亚国家(缅旬、泰国、老挝等);西线到缅宁(临沧)、沧源出东南亚国家(缅旬、泰国、老挝等);以南、北线路居多。短途马帮十天半月或二三个月不等,马帮路线在景东、景谷、缅宁(临沧)、镇沅境内,主要由零星马帮到按板井驮盐等为主。

马帮驮物 马帮驮物有驮出物品和驮回物品。驮出物品有茶、盐、糖(冰糖、红糖)、烟(卷烟、草烟)、粉丝、辣子、棕、土布、乳扇、草纸、百货、土杂、陶嚣等,驮回物品有西药、鹿茸、“烟土”、棉花、棉纱、皮鞋、胶鞋、夷子(香皂)、草标(肥皂)、火柴、煤油(又称“水火油”)、洋碗(或洋盆、洋缸)、留声机、缝纫机、自行车等。

马帮护帮 民国时期,马帮最危险的事首先是盗匪抢劫,其次是野兽袭击,所以必须武装经商马帮或马帮护帮。马帮设有尖刀班(哨),人数不等,尖刀班配有精良的步枪,有的还有轻机枪,人人身怀绝技。但遭遇土匪抢劫的事常有发生,流血死人的事避免不了。马帮里有严密的组织,帮规多,纪律严,行帮中一律按帮规行事处事。马帮行进30公里为一个马站,中途休息添马料,人吃“响午饭”。傍晚太阳落山,一天马帮行程完成,凡马匹驮子多的,一律不住村寨人家,只能在荒郊野外宿营歇息,称为“扎营盘”。营盘要选水源好、又有草易放牧及地势便于防守的地段(有一面得靠山),总之易守,易撤离。扎营就是把驮子摆一溜圆圈,驮子上面盖上油布、蓑衣、毡子等,赶马人就钻进驮子下面抱抢睡觉。阔气的马帮,也有住帐篷的,夜间马匹在一处,周围烧几堆大火并整夜不灭,设上明哨、暗哨,以防备虎豹和土匪的袭击,即使这样,险情也会发生。一支马帮必带1~2只狗,上路时交头骡领路者探路,宿营时交伙夫喂养并拴在驮子旁。

马帮支前抗战 民国31~32年(1942~1943),太和马帮驮马驮牛民夫参加军粮、军需品等物资运交缅宁(临沧)任务,为滇西抗战做出了一定贡献。

马帮趣事 清朝至民国时期,太和街的马帮出发前头晚上,由马帮“锅头”盛请赶马人、勤杂人员等到自家杀鸡喝酒祭拜占卜吉凶。杀鸡前,在神桌上摆上一升米,燃着3柱香拿在手中,并在神位前磕头许愿,然后把香插在米里并烧3份纸后开始杀鸡,鸡杀后丢到院子里让未死的鸡自由挣扎,众人观鸡死后鸡头所指方位预测出门凶吉;待家人把许愿过的鸡煮熟后摆上桌,马“锅头”找出鸡背笼骨、鸡腿、鸡翘分给年长的赶马人吃,以示四平八稳。马“锅头”自已吃鸡头、鸡挂,鸡头细剥并把鸡脑壳、鸡嘴壳、白合等头骨分类摆在桌上,拿起一支筷子朝鸡脑壳戳去,穿过此次出帮顺风顺水,未穿过此次出帮凡事小心慎重等;鸡挂分“人挂”和“神挂”。首先看“千”,“千”越多越好,“人挂”胜“神挂”为“上挂”,此次出帮一帆风顺;其次看“千”,为“零千”或“1千”,为“神挂”,即不祥兆之“挂”,此次不能出帮。

民国时期,太和的一支马帮走长帮宿营,轮到苏寿康站暗哨时,累了裹着毡子睡着了。一只饿急了的老虎,把毡子叼起就跑,跑了五六米,把寿康抖落下来,他大叫喊起来,同伴们鸣枪,吓得老虎丢下毡子跑了,寿康得救了。

赶马人在走长马帮时,马“锅头”把赚到的银元装在“骑骡”(马“锅头”坐骑)的皮褡子里,建有账本,钱账相符,每一个季度或半年安排专人专护带回家,或叫振兴、太和的马帮帮带回供家人生活,拼帮的赶马人也会叫马“锅头”代管钱或帮代钱回家。

赶马人两队马帮相遇时,互不相让,要“闯帮”。振兴乡、太和镇(太和街)的马帮只给哀牢山李润芝家马帮让路,其他马帮一见振兴、太和两区的马帮就让路,以免“闯帮”时人仰马翻。

赶马人十个出来九个都会使“双枪”,人称“双枪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太和街赶马人一支是长枪(长毛、步枪、手枪、火药枪),一支是烟枪,吹“洋烟”(雅片、烟土)、“糖烟”。富人吹“洋烟”,穷人吹 “旱烟”(又名“草烟”)。

赶马人“扎营盘”架火做饭时,砍的树枝钉桩为3刀3面下钉,以示振兴、太和的马帮,无人敢抢。

赶马人吃饭或坐分成两路纵队,或围成圆圈,将饭锅置于“锅头”面前,以示“锅头”。

赶马人的生活还算不错,马驮子里备有充足的盐、腊肉、干菜(酸黄笋、辣子、萝卜干)和茶等,当然盐要备足多带。煮饭人按人平均把肉分成方块下到锅里,称为“下数”。汤烧开了就开饭,不问腊肉生熟。

赶马人常说:“在家问粑,出门问涨”“生意头上不让针”“人情头上能让马”。

赶马人常记:“看马看牙板,看人看言行。”“马掌订(割)得好,马儿走得好,马帮生意好。”“人怕理,马怕鞭。”“马吃饱,走得好。”

六太和街的教育 

小学教育 清咸丰八年(1858),在太和设立碧松书院,文化教育中心从兴隆转移至太和。宣统元年(1909),云南政法学堂毕业的李实(子马街人)回到故乡振兴、太和两乡,眼看富户子弟可到外地求学,而广大贫家子女则无能力读书,甚感同情。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邀集地方热心教育的人士商定建校,办学经费以募捐方式解决。校址定于草皮街头仓圣宫北,校名定为太和高初两级小学堂(下简称太和小学),由李亲自组织建校。李带头捐银160两,景东直隶厅同知陈应昌赞助银60两,地方民众亦纷纷捐资,共筹集开办经费银600两,常年经费银800两。李实赴昆明请建筑师绘图,返回后用玉米秆精心制成屋架模型,工匠按图纸、模型施工。经一年多,建成教室5幢,办公室1幢,厨房2幢,开辟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为表彰捐资办学精神,云南省教育司对捐资百两以上者给予“急公好义”匾额一块。董事会推选李实任校长,聘请李兆堂、彭树舟、吴孝先、程雨生、李凤书、肖陈纪和黄子世等10余人担任教员,招收学生60余人于宣统二年(1910)二月首班开学上课。由部分教师担任教学任务,其余付赞鄊、伍兰萍等教师送到普洱、昆明深造一年。民国元年(1912)正月,改称成立太和街国民学校,有课堂4间、教员室3间、宿舍20间、厨室9间,毕业3班。民国5年,除招生第七班男生班外,始设女子班,有罗琼芳、罗琼贞、李桂兰、李桂弟、李桂秀、刘宝瑜、吴汉凤、李春凤和廖莲鄊等女生,开创男女同校的先例。至民国6年,境内有坊塘、兴隆、山街、平掌、文索等有识乡士出钱出力筹资创办初等小学堂,程雨良兼振兴乡、太和镇(今振太镇)的督学。民国27~29年,在小学校址开办私立太和初级中学,将上中院校舍归小学,下院校舍归中学。民国34年,中、小学生增多,活动场地狭窄,校舍紧缺,李恕庵先生在子马街增办李氏小学,太和小学学生减少,又将上中院校舍改划归中学,下院部分校舍改划给小学。1949年11月,振太区临时人民政府接管太和小学。1974年,国家投资2万元,并采取全社会群众献工献料的方法,把学校迁建在小紫云梁子。至1974年5月竣工,9月搬进新校上课。

太和高初两级小学堂毕业名人有李芳名(蔡锷护国第四军)、姜少益(入李根源办的韶关讲武堂)、李正芳(景谷人,黄埔军校三期,曾任团长)、陶富乾(国民党部队团长)、陶富坤、夏云学等。至2013年末,共毕业小学220余班,学生1万余人。

中学教育 民国27年(1938),景东县振太子马街士绅李恕庵提出在太和创办中学,得到振兴、太和两乡有识之士和民众的支持,有“无教不兴”之传。民国28年春,又得到镇沅县按板镇张仲猷、罗大著、李达夫等士绅的赞同,召开成立中学筹备会,选出李恕庵、罗大著等30余人为董事委员,成立董事会。首次董事会推荐李恕庵、罗大著为正副董事长,定校名为景镇联立共济中学,由董事会领导建校和以后工作。校址定在太和街头小山,暂以原镇公所办公楼作教室和学生宿舍,教师住太和小学教师宿舍。建校和办学经费以发动富户捐款、群众出工和请求政府拨款3条渠道解决。在李恕庵捐款5000(银元)、王体元5000(银元)、罗大著3000(银元)、李卓夫2000(银元)、李箴元2000(银元)、刘佐卿2000(银元)、李发宜1000(银元)、王整刚1000(银元)等人带动下,许多人踊跃捐款,经3次捐款后,所得资金除用于建校外,剩余部分作办学基金,并将这笔基金委托殷实户经商,获取利润或借贷收息。民国29年春,聘本乡留学生李煜之先生任校长,聘教师4人,其中大学毕业1人,高中毕业2人,高师毕业1人,招收学生60人,于3月初开学上课。镇公所地址另迁。太和中学与太和小学合并,小学校长由中学校长兼任。边上课边建校边进行抗日宣传。建校中,木、石匠工资由董事会支付,木石料搬运分给各保完成。挖座基、托土墼、搬土墼等工程由学生完成。民国30年,李恕庵任校长,改校名为私立太和中学。民国31年秋,中操场东西两幢大楼建成,师生宿舍、教室、图书馆、厨房、饭堂等用房基本满足。夏初,景东县长何志钧到南五区视察,董事会向何提出补助办学经费的要求,何了解情况后,将振太调解民间纠纷的收入、秤捐、斗捐、屠宰税、赌税、庙产、学田和在秀山没收的土匪叛产、澜沧江戛里渡船捐的全部收入拨给中学。董事会曾绣“惠我士林”软匾一块送何,以颂其德。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宣传抗日工作,组织学生用话剧、歌咏和街头演讲等形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虐行为,宣传抗日救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民国32年秋,一班学生毕业,但学校仍未得到上级政府的正式批准备案。民国33年夏,正值二班学生毕业之际,景东中学和太和中学举行毕业生会考,由政府派员监督,会考结果,太和中学毕业生成绩优良,才获批准备案。并更名为景东中学太和分校,学校设教务主任,主持校内工作。民国34年有3班,学生157人,教职员9人。民国35年,在倪平波等老师的指导下,全校掀起了声援“一二一”运动的活动,召开追悼死难烈士大会,宣传反对内战,争取民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并发起捐款,慰问死难者家属。民国37年秋,增办特级师范1班,有学生46人。民国38年秋,招新生100人,分甲乙两班授课。当年入夏后,学校师生在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组成几个宣传队,深入村寨,宣传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政党,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动群众捐献物资,支援解放战争。年底全校有4班,学生200余人,教职员10余人。建校10年,共招生11班550余人,毕业7班400余人。其中大多数人具有进步思想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回乡的多被地方启用,升学的都考得良好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大多数毕业生参加党、政、军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经过党和国家的培育,有的成了县乡两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有的成了专家、经济师、工程师、农艺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作出了贡献。1950年5月,景东县人民政府改名为景东县第二中学。1957年11月,更名为镇沅县第二中学。1959年1月,更名为景谷县第三中学。1961年3月,又恢复为镇沅县第二中学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景东县第二中学共毕业初中8班、中师班1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13年,镇沅二中(含1957年前景东县第二中学)共毕业初中260 班,学生12540余人;高中51班,学生2400余人,大部分毕业生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作出了优异的成绩。

七太和街的传统习俗 

㈠节日

民国期间太和街有春节、二月八(祭土主)、三月十六(山神会)、四月清明节、五月五(端午节)、五月二十五(蒙古族烧秧纸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七月半、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朝(招)、除夕。沿袭至今太和街有春节、二月八(祭土主)、公历3月8日(妇女节)、公历4月5日(清明节)、公历5月1日(劳动节)、五月五(端午节)、公历6月1日(儿童节)、六月二十四(火把节)、七月半、八月十五(中秋节)、公历10月1日(国庆节)、十月朝(招)、除夕等。

除 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俗称年三十晚上,当天以前,太和街的大部分人家,杀猪、羊,宰鸡、鸭、鹅,舂粑粑、包三角粑粑,陈年米酒等备好过年菜肴;晨夕起扫尘、搭松亭(栽松棚植庭中)、贴春联、挂年画、挂灯笼以迎春色,烧高香以奉神,夜晚放鞭炮除旧迎新。少部分人家,由于贫穷,也尽其所力筹备年货,隆隆重重过年。除夕下午饭,家家户户煮一大甑子饭,数量为平时吃的10倍,有翌年十全十美、五谷丰登之说。除夕当晚,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延承“除夕夜早洗脚,去那都赶上吃” 的风俗;后全家老幼围在正堂堂屋(大厅)内饮分岁酒,通宵不眠,商议新的一年里全家经济文化生活大事(有早打算早发展早富裕之说),俗称守岁。

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民间俗称过大年,又称“三天年”;正月十五至十六,民间俗称过小年。大年期间,外出人员无论身居何方都回家过年。家家户户多休息,青壮年男子喜欢打陀螺、打麻将、打扑克,女子打秋千(荡秋、磨担秋、车秋)或走亲戚。部分年份在街子上组积唱戏、踩高跷、划旱船等活动,场景十分热闹。大年初一清晨一家长者都要取“净水”,接“财神”烧香献饭,中下午饭极为丰盛(一年最好最美之荤,部分也吃素),鱼、算、葱少不了(鱼为年年和睦友谊,算为每天都会算计,葱为人人都聪明);初二结婚姑娘回娘家过年和部分人家上祖坟扫墓的习俗;初三亲戚间走亲拜年。初四起就开始投入生产及各种活动。农村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这天有饭后“走百病”和晚上“偷青”的习俗。

清明节 缅怀先辈一直是太和街人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许多人家事前备好餐和祭祀礼品,到坟地祭扫祖墓(割除杂草、修理和添土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祭扫墓之风曾一度消失。80年代起,私人祭墓逐渐恢复,俢坟、打墓石墓碑、重新安坟的人家愈来愈多,气派有上升之势。太和街人清明节扫墓(上坟)日,有在当天的,也有在前的,绝无在后的。主人择吉日吉时上坟,备一只又壮又大的红公鸡,当日早7时先到坟山后土宰杀祭拜(3份香纸、茶酒、斋饭),并在香纸沾上公鸡血拿回祖坟前烧,后备好祭祀品(鸡饭茶酒、香纸、寒衣、阴币等),全家老少(若属相相冲者例外)齐祭拜,怀念逝者之优良、创业之艰辛,教育后代需感恩、奋发需努力。

端午节  农历五月五日,太和街的家家户户门上悬挂菖蒲或艾蒿,饮雄黄酒、撒雄黄酒,意为防蛇防毒和驱除害虫。有吃粽子、包子、粑粑,杀鸡、煮肉、饮酒之习俗。包吃粽子,先到山中摘回粽子叶,备上上好的糯米、火腿、花生、草果等,后用粽子叶包好系紧绳子煮熟即可。晚上,粽子祭献屈原的习俗沿袭至今。

七月半 又称“鬼节”。农历七月一日至十四日,七月一日接祖,十四日送祖,亦有农历十四日接十四日送祖(当日接当日送)。七月一日早8~9时,主人备上斋饭茶酒、3份香纸、1条新毛巾和1盆清洁井水到大门外把去世祖辈接入家中堂屋中依牌位入席,不管几位,以一桌8~10位列桌,凳上放3份香纸。在此期间,天天祭供糖果糕点和酒肉饭菜及烟茶,祭祀祖先,行礼如仪。送祖这天的下午入4时,大部分人家杀公鸡祭送,少部分人家杀公鸡、猪、羊祭送,开始送祖。祭献毕,用斋(浆)水碗和3份香纸把去世祖辈送大门外的叉路,烧香纸,倒斋(浆)水饭。有谁家送得越早对谁家今年的家运越好之说。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民国时期,太和街的家家户户舂粑粑,祭献月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备办一些月饼、鲜果、板栗、花生、黄豆等类食品于月初升时向月供献,后围坐品尝,共庆团圆。当天,有吃团圆饭、祭祀月亮之俗,庆团圆年年相传。太和街有无论儿女在何处,都有回家与父母过中秋节的习俗。

㈡喜事习俗  

婚 嫁 清朝时期,子女婚姻都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常以门当户对为基础,结合八字是否相克相冲而定。民国时期,随着新思想的传播,有少数人摆脱封建婚姻自由恋爱,举办“文明婚礼”。社会上也出现再嫁、招赘突破旧礼教的新式婚姻,但城乡仍有纳妾、冲喜等陋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婚姻自由,绝大多数都能做到婚姻自主。在新社会、新思想和一定的经济条件支配下,婚事办的简朴。80年代以后,奢华之风兴起,彩礼越来越多,宴席越办越大,虽然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提倡集体婚礼,勤俭节约办婚事,但收效不显著,大操大办越演越烈,有的甚至办一次不够,要办二次,个别的达三次。太和街的嫁娶日子由男方长辈请道士以男女双方的出生时辰择吉日完婚。迎娶日子搭棚正席拆棚共3天,3天期间一切事务由婚宴“老总”来安排,有账房先生(写迎娶对联、记账)、鼓号匠(吹号助兴)、厨房组(做菜、煮饭各1组)、相帮组(抬盘、杂事各1组)、迎宾组(主人)等。第一天搭棚。首先杀猪拷牛宰羊鸡鸭炸鱼,其次砍竹青松叶柏枝叶爬地龙在正厅大院搭棚,其三贴喜字对联挂灯笼彩带,其四主人招迎接待远方的亲戚,这天人少,但嫁娶氛围凸现。第二天正席,也称“正酒”。从早8~9时,要置新房,请一名年长多孩的女姓主持并亲手订被,甴一名5~6岁的男童滚床,后有新郎新娘抢床头等习俗。同时,新娘家距离不远,部分人家也有上女家讨亲的习俗。中午、下午以一条龙(太和街)的宴习场所,以丰富独特的饭菜招待四方来客,又名“龙字街喜酒宴”。中午饭或下午饭后部分人家有吃“糖水”认亲的习俗。同时,吹号助兴(欢乐调、进门调、迎亲调、坐席调、隔娘调等)。23时至翌日2时,周围乡邻们都来跳三跺脚、对山歌等,弦子响起大人小孩齐上边跳边唱几圈,曲调多以“情曲、盘曲”等为主,主人用腊米酒煮汤圆助兴,嫁娶氛围达到高潮。第三天拆棚。除正亲正戚和相帮人员外,其余人员渐少,嫁娶氛围随人员减少而回落。当晚新郎新娘用备好的烟酒糖果回谢婚宴“老总”、账房先生等人。随着新郎新娘新生活的开始,一场太和街的嫁娶日子功德圆满了。

太和街的男人中,很少有未婚大龄青年。曾流传:“谁家有女要嫁就嫁街上人, 不得吃也得闻香。”

生 育 已婚妇女怀孕叫“有喜”,生孩子叫“坐月子”或“坐满月”。生孩子常在婆家生,娘家母亲常都会亲手做上一坛白酒(糯米)并带上大母鸡、鸡蛋、红糖等去扶侍女儿一整月。生了男孩叫得“大喜”“有后”或者方言俗语叫“夹雀的”,生了女孩叫得“小喜”“人家的”。婆家人首先把孩子出生喜讯差人向娘家人和结婚时“糖水”认亲的亲戚好友们报信,婆家、娘家都庆贺一番,但婆家居多。“坐月子”期间,产妇饮食营养讲究,要软、热,忌冷食、酸食、硬食和沾冷水,一日三顿红糖煮鸡蛋白酒(常以鸡蛋6个8个甚者10个以上),两正顿都有大母鸡肉(清煮或大红菌煮)、火腿肉等;亲戚好友们都会来送“祝米”,送大母鸡、鸡蛋、红糖等,也有送钱的,主人家要煮鸡蛋白酒给客人吃。

生育子女一个月后为“满月”。做满月这天,送了“祝米”的亲戚好友们都棸在一起,吃一顿有酒有肉有鱼的满月饭,部分人家杀猪宰羊待客。从这一天起,产妇才可迈出自家的大门,也叫“挪窝”。此后,小孩子有“百日宴”“满岁宴”的习俗,后一年一度的出生日子称“生日”。

庆 寿 一般59岁前只过生日,不办庆寿宴(酒)。凡到60岁称“花甲”,大部分人家子女都给父母庆贺60大寿,又称“祝寿”“做寿”,以后凡增10岁又祝一个大寿,80大寿后更隆重。当日,子孙亲友前来送礼拜寿,吃寿面、寿酒、寿桃、寿糕等,恭祝老人健康长寿,共叙天论之乐。

㈢丧葬习俗 

太和街的丧葬普遍实行木棺土葬;但非正常死亡者亦实行火葬,不请道士。丧礼大致可分为入殓、报丧、选地、招魂、吊丧、送葬、开矿、安碑、扶山、守孝等过程。无论谁家老人寿终或归终,都请道士指路招魂(唱经),从停尸到出殡有力者治丧3天,部分人家长达7天;无力者治丧一天(俗称死得埋得)。

入 殓  人死后,首先尽(进)澡,其次装棺入殓。

报 丧 向亲友叩拜报丧。

选 地 请风水先生择坟地、算命先生测发丧日期及下葬(入土)时辰。

招 魂 道士指路招魂,有开棺升棺、唱哭丧调、搭望乡台、招灵、点主、散花解决等礼数。

开 矿 又称开“金井”。发丧日期的早6时开矿组的6~8人来到风水先生择好坟地(烧香纸丢鸡蛋定葬穴)以定好的中轴线左右宽0.6~0.65米,长2.5米,深 1.8~2米,下底平整后放入木碳、右灰或未用土碗平铺底部(也称“四平八稳”)等。

吊丧 送葬 人死后,首先宰杀一只公鸡在棺前祭拜吊丧;其次是送葬时发葬组8人或16人抬着棺木,亲属披麻戴孝(亲属子女戴黑纱3~7天),孝子手持哭丧棒、扎纸人纸马、祭幛、幡旗、花圈等,儿子儿孙都参与,一路遇过沟、水井等都回叩下拜,棺木从头上过,一直送到坟山(安葬地)。

安 碑 下葬(入土择吉时)后进行安碑,有三尺六、四尺六、五尺六的大碑,在安放大碑石嵌时择吉时,用公鸡点碑。

扶 山 出殡第三天要扶山。

守 孝 丧葬后守孝,一般以死者长子决定,有7天、三个月、一年不等。

㈣其他习俗

太和街的其他习俗有满月俗、满岁俗、起房盖屋俗(伐木、动土、竖柱、上梁、开门等)、入宅俗、搭桥俗、叫魂俗、拜干爹或干妈俗、取名俗、安家神俗(给亡灵安供神位)、风水俗、新米俗(也称“尝干饭”)等。

八太和街的优良风尚 

免费供水制 太和街自开街起,每逢龙狗赶集日,临街面的坐商每户在赶街日当天起早用木桶担一挑清洁的井水,加一盖木瓢、葫芦瓢或一个土碗放在自家门前,免费供赶集人饮用,有谁家饮水人越多,谁家生意越兴隆之说,此风尚沿袭至80年代末期。

自扫门前雪制 太和街逢龙狗赶集日余留的垃圾,每家每户门前当日必须清除干静,大人、小孩齐上齐扫齐运,有除垃圾广进银之说。

1980年起,太和衔陈开文的妻子王秀萍(小名小芬)开始义务扫除太和衔的街道巷子5~6公里,北至镇沅二中新大门,南至景五路与太和衔路交叉口,西至拐角村组,东至松子地,每一个月她都拿出3~6个半天义务扫除,30余年来一直坚持,从未向任何部门收过一分钱。她的优良风尚就是太和街自扫门前雪制的传承或真实写照。

学校、姓氏护井制 首保防毒,次保清洁卫生。县二中、振太供销社护大圆口古吊井、振太供销社吊井,均一日一清扫;其他以姓氏编排,一街期清扫一次,如黄姓负责东边黄毛古吊井,其余五六姓氏一组(毎月轮完)轮流负责西边5口古吊井和6口水井,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沿袭。

护林制 县二中后山为普洱市有名的人工思茅松林, 种植于民国28~29年(1939~1940), 由私立太和中学管理,实行一日一巡山制,一旦发现盗伐或纵火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伐抬石块或运木枓建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肇事者交林业站、派出所处理。至今植被茂盛, 空气清新, 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场所,同时是太和村的风景林。

纠纷处理制 一旦邻里或客商发生纠纷, 常事、小事纠纷由妇女互助会协调解决, 大事纠纷由商会协调解决, 一日能处理的绝不拖翌日。

打更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太和街选定一名单身有名望者(由商会负责伙食)每日按时晨打更并形成制度。多为夜间,一是多用于报时和防匪防盗防火防灾;二是倘面生可疑、行踪诡秘、滋事行凶者,即报官严拏惩办。一旦出现突发重大亊情便打更告示,据打更声音的不同,报示之事之级亦不同(防匪防火一级,防盗防灾二级,其他三级),如盗匪来了,发生火灾了。

九太和街的古迹文物 

㈠太和街的古迹

仓圣宫遗址石坎 清乾隆十八年(1753),始建仓圣宫,位于太和街头。为纪念仓颉(文圣人,“始作书契,以代结绳”,造字圣人),由太和街乡士筹资兴建仓圣宫,全街有钱出钱,无钱出力,建有一门(居中,大门)一宫(居中)两厢房(左厢房、右厢房),南有过堂屋,有石阶数台上下串通。木刻“治易结纯”斗大四个字匾额横挂在宫中,泥塑仓颉像,不供牌位,只敬仰圣人,传播文化。同治三年(1864),仓颉塑像毁于战乱。民国28年(1939),在仓圣宫兴建景东县立中学太和分校(今镇沅二中),至民国36年景东县立中学太和分校兴建中院东西三层2幢学生楼房,拆除仓圣宫房层,兴建仓圣宫遗址石坎用作学生楼的挡墙,由兰昌先带领两个乡石匠细打细镶兴建,西边石坎由山街乡兴建,东边石坎由兴隆乡兴建,石坎长46.6米,高3.6米。至2013年,保存仓圣宫遗址石坎;仓圣宫石花盆2个,每个石花盆有3幅图案,甲石花盆 “麒麟衔笏图”“鹿云图”“仙鹤图”,乙石花盆“姜太公钓鱼图”“莲花图”,形象逼真,雕艺不凡,栩栩如生,清晰可辨;石柱脚2个。

太和街的古井 太和街共有古井16口,其中,古吊井10口,石砌井6口。以太和街为轴线, 东边黄毛吊井1口, 石砌一般水井1口;西边古吊井有县二中吊井(也称大圆口古吊井)、拐角村吊井(4口)、黄家吊井、新井、冯家吊井、供销社吊井9口, 石砌一般水井5口。东西5口古吊井建设年代无据可查,均为细打石砌,井深5~8米,井口均为圆形,井口有的高出30厘米,有的高出10厘米,直径40~60厘米;县二中吊井于1952年6月兰昌先石匠带领动工兴建,至1953年3月竣工,景东县政府拨款450万元(旧人民币);井深7~8米,井口均为圆形,井底直径2.2米,井口直径1.6米,容量20余立方米,为镇沅境内第一大古吊井。振太供销社吊井建于50年末,井深5~7米,井口均为方形,长、宽均为1.2米。2003年9月24日县二中吊井停止使用井士水,2005年因建盖学校食堂,支砌加高吊井围石,达12.1米,容量37立方米。

1974年9月,因太和小学搬迁,为了安全隐患,填埋拐角村吊井1口。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供销社吊井采用机电抽水。80年代中期,供销社吊井因大部分搬迁紫云梁子毁坏填埋。90年代,其他一般石砌井毁坏填埋2口。2007年10月,因扩道路,新井、冯家吊井毁坏填埋。至2013年末,保留古吊井6口,一般石砌井4口。

太和街的古石器 古石器指石水缸、石磨、石碓、石槽、石大门、石花盆、拴马石、饮马槽等,至2013年末,居民家中保存完好石水缸50口,石磨60付、石碓130付、石槽120 个(圆形90 个,长条形30个),染布脱水石4块,除夕栽松棚伞科石20余个。

㈡太和街的文物

太和街文物有旱烟具1件(象牙玉嘴),马鞍6套(全皮革1套,其他5套),石大门6户,马槽、拴马石(周家门前龟形拴马石)各3个,仓圣宫石花盆2个,古栈道2条,古吊井6口,古门20余扇(周家、汤家等),古窗10余扇(铁家、周家、罗家、赵家、姜家)。


十太和街的名人 

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世代的家庭传统美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蕴育着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名人辈出。党政人物录入标准为行政职务副处级以上,科技人物录入标为副高级职称以上,其他知名人物为德高望重、社会声誉俱佳之人或一技之名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①大户之人有李老大人(李实之父)、彭有贵、李云山、周二老斧(周安华之父)、陈应炳、罗大著、李成广、黄老大人、汤家老爷(汤国仙之爷)、施正荣(景东文教料长,擅长书法)。②文人有李际铮(清,进士)、李凤书(清,廪生)、肖陈纪(原名陈应武,清,廪生)、毛恒丰(清,廪生)、李实(云南政法学堂)、李煜之(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师范、比利时布鲁赛尔大学,第一任镇沅二中校长)、彭启华(到昆一中读初中, 后为国民党营长)。③名医有李正武的父亲(名医)、黄用忠(名医)、刘朴(名医)。④台胞侨胞有罗希禹(居缅甸)、毛毅(居台湾)、陈昌福(居台湾)、李发定(居缅甸)、曾加棋(居缅甸)、夏云达(居缅甸,晩年回家乡定居)。⑤太和中学学生。初1班(民国29年)草皮街有王丕轩、罗会琴(女)、罗素真(女)、罗启刚、罗启芳(女)、李兴富。初2班(民国30年)草皮街有罗启强、曾繁福。初3班(民国31年)草皮街有伍定成、罗慧媛(女)、王丕直、罗启荣、黄成信、施铭、李兴富。初4班(民国32年)草皮街有刘英(女)、周宜、黄艳芬(女)、刘敏。初5班(民国33年)草皮街有曾繁禄、周安华、吴文会、罗启媛(女)、黄素莲(女)、吴发真。初6班(民国34年)草皮街有陈昌福、陈昌寿、李正株、汤有真(女)、罗美琼(女)。初7班(民国35年)草皮街有李正武、朱发昌、黄艳秋(女)、汤志宏、李正基。初8班(民国36年)草皮街有罗启聪、刘燕(女)、李正杰、周安祥、罗启明、李其顺。太和中学特师班(民国37~38年)草皮街有施平、汤有珍(女)、罗艳(女)、罗美琼(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①党政人物有李正武(原镇沅县委书记)、王嘉鹏(原镇沅政协兼职副主席)、毛瑞洪(普洱市社科联主席)、黄文春(普洱市扶贫办正处级调研员)、黄文冬(普洱市体育局正处级调研员)、施建国(普洱市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②科技人物有李朝明(教授)、陈昌仙(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津贴)、陈昌禄(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津贴)、陈昌寿(高级工程师)、周安华(高级经济师)、李凤琪(高级教师)、黄华仙(高级教师)、黄华芳(高级馆员)、李斯文(主任医师、教授)。③其他知名人物有毛一兴(建国后两届景东县人大代表、一届镇沅县人大代表、振太首任商会主席,已故)、戴学珍(女强人,已故)、李金凤(女强人,已故)、彭刚(长寿老人,农协会主席,已故)、黄成信(离休人员)、黄成义(建囯后首批光荣参军的人,已故)、黄云莲(尼姑,佛教传人,已故)、彭启明(见毛主席第一人)。


 

参考文献:

[1] 景东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景东彝族自治县志》[M].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12

[2]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志》[M]. 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11    

[3]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志(1978~2008)》[M].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12

[4] 景东彝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景东县志稿(民国修订本)》[M].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18.11

[5]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云南省镇沅县地名志》[J].1986.8

[6] 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第二中学校志》[M]. 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12

[7] 李开运.《芳草地》[M]. 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9


 

中共镇沅县委党史研究室   毛锐锋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