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资政育人 >> 正文  

发展红色旅游 助推乡村振兴
中共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 杨嘉才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18/7/3 点击:20956

在全国上下掀起红色旅游浪潮的今天,如何在编制和实施乡村振兴规划中认真挖掘普洱红色旅游资源,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普洱市红色资源状况

普洱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云南省民主革命时期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自1926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起,就有中国共产党人在普洱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开展革命活动。26年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遗址,是重要的历史见证,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它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在普洱的活动、中共党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第九支队的建立与发展、思普革命根据地的平叛斗争,以及配合解放军野战部队歼灭国民党军残部、普洱全境解放等光辉的历史足迹。这些遗址,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革命精神,是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2009年中央党史研究室组织开展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以来,在市委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中共普洱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各县区委党史研究室积极组织力量,用一年多的时间,对全市革命遗址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确定了124处革命遗址,并提出了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见。为了更好地宣传党在革命斗争中的光辉历史,发挥党史工作资政育人的重要职能,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普洱革命遗址》一书。 

市委市政府对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工作十分重视,从2011年起,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革命遗址保护,采取省补、市拨、县配、社会各界支持参与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各县区都保护和开发了一批纪念设施,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八年来全市整合资金近500万元,重点实施了杨正元故居修缮、景谷28烈士牺牲地纪念碑、“景澜六”军政委员会澜沧分会陈列室建设等20个项目。八年内利用革命遗址开展教育活动2500余次,参加人数20余万人次,革命遗址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遗址的功能得到了充分显现。

二、红色资源对精神导向的培育作用

革命遗址是思普革命进程中的独特文化遗存,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也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记录着思普党组织和思普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蕴涵着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革命精神,它们对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导向培育作用。

(一)维系和谐社会的纽带作用 

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贯穿呢?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红色旅游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社会离不开实践体会,而红色旅游文化正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人们向往自然、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红色旅游文化是创造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了这一民族精神。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红色旅游文化所创建的目的。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革命遗址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三)培育文明道德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既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合格主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红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遗迹、革命文物实地参观,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三、对普洱市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目前,我市已开发的红色旅游大多“孤立”存在,没有与其它旅游项目或景区形成集群效应,再加上红色旅游景区展示形式单一、乏味等原因,造成游客在红色旅游景区逗留时间短,能观赏的有价值的景点较少,无法在红色旅游景区形成中长期的游客群,游客消费有限,“回头率”低,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改变红色旅游区的现状,丰富红色旅游的内涵,就要变“单色”为“多色”,让“孤景”成“群景”,促进多元化游客类型的形成,提高景区的消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一)注重整体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提炼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化内涵,将在红色旅游景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涌现的革命历史人物,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充分挖掘和展示。要将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与乡村规划有机统一,注重统筹互补,形成气候。

(二)体现历史过程

结合各个历史特点,将革命旧址、遗址、旧居、故居与展馆建设相配套,将特定历史时期的事件、人物等予以系统展现,让历史过程的体现更加深刻、完整,更富有趣味性、参与性和生动性。

(三)弘扬革命精神

以红色革命精神为核心,深入挖掘各红色景点体现的精神内涵,并将精神内涵上与之具有共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归类、提炼和升华,对红色旅游线路进行精耕细作,让受众和整个社会认同,让游客的情感带动顺理成章。 

(四)彰显区域特色

依托思普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旅游潜力,致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旅游产品,切实提高景区的旅游趣味性、文化性和吸引力,使游客每到一处都有新的意境、新的感受、新的享受。

(五)加强宣传推介

结合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周年日,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主题宣传活动,铸造新的文化亮点和旅游兴奋点;要打响节会品牌,开展重点促销,以思普革命中心宁洱县为突破口,创新旅游促销模式,加大旅游市场开拓力度,打响革命老区品牌,吸引更多游客,促进红色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