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洱党史 >> 史志音像 >> 方志里的普洱 >> 正文  

《方志里的普洱》第三期 思茅八景

来源:普洱党史  时间:2024/5/7 点击:2488



“思茅八景”在道光《普洱府志》里有记载。今日只有几处遗址,景物全非。

一、鸠峰挺秀

在宁洱和思茅的交界处,兀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叫斑鸠峰。斑鸠峰峥嵘险峻,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山上林木森森、云雾缭绕、松涛飒飒、斑鸠声声。斑鸠峰犹如思茅的北大门,自然形成一道“锁匙自固”的屏障。翻过隘口,思茅坝的青山绿水便尽收眼底。峰北有三家村的老余寨、坡脚等村,峰南是三家村的腊梅坡、孙家童等村。《道光普洱府志》记载乐韶题诗:边隘开重关,一峰人汉表。浓云时在腰,斑鸠定昏晓。  

二、木井甘泉

大致在现通商北路延长线旁思茅一中原打靶场一带,有一棵粗大的老枯树,根部流淌出一股清泉,甘甜纯净,经年不涸,人们称为“神泉”。粗大的树身自然形成井壁,成了一眼“木井”。有人在“木井”旁建盖了寺庙名曰“龙神寺”,又在寺旁栽下一棵大榕树。那时,到“木井”求赐“神水”,祈求风调雨顺、消灾免难的人很多,自然景观和宗教文化融在一起,《道光普洱府志》记载:枯树遗蟠根,甘泉生一勺。神龙在其中,不盈亦不涸。后来,寺庙、榕树皆毁于兵燹,泉眼被堵。

三、梅兰夕照

在今南屏镇梅兰村一地聚居着一些回族人家,村中建有清真寺,寺前是一泓盈盈绿水,湖面平波如镜。湖的四周种满了梅、兰、竹。《道光普洱府志》记载乐韶题诗:“斜阳一抹痕,枫林若在目。”

四、象岭春深

从思茅坝往东南,在进入倚象坝之前要经过象山丫口。象山上有突起的两道峰,远远望去好似野象的大耳朵。倚象坝古时也称野象坝,常有成群的野象出没。在炎热的夏季,从思茅坝翻过象山丫口进入倚象坝后,顿觉凉风习习、暑意全消,似乎春天特别偏爱倚象坝,待的时间特别长。再加上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开的时间也特长,整个倚象坝一派春意融融。

五、树包古塔

在今天南屏镇的曼连村,方位大体在体育中心附近。那时,村子后面有一大片山坡,山坡中央立有一石塔,塔一人高,塔中供奉着“弥勒佛”,整个石塔被一棵老榕树的根包裹住。附近的百姓常去烧香拜佛祈求福禄,很是热闹,久而久之便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观。

六、玉屏耸翠

玉屏山位于今信房水库大坝桥的西边,是一座钟灵毓秀之山,镇守着思茅坝的南大门,古人形容它“屏障独宽”。当年,玉屏山庙旁有眼老水井。庙旁的井其实只是一个泉眼,人称“一碗水”。泉眼不大,细水长流,形成一个水潭。人们在初一、十五都会上山,在庙里上香吃斋饭。在山上弄六七桌斋饭,一点也不用担心泉水会被舀干。传说,有人在此杀了生灵,冒犯了“神灵”,一碗水便断流了。进香的人渐渐稀少,寺院便破败了。玉屏山脚曾建过“玉屏书院”,至道光年间,“玉屏书院”被拆,石料木材被移往蛮洛坡(今思茅一中所在地)建文庙。“玉屏书院”旁建有柏枝寺,寺里古柏参天,极为幽静。文人们便用“玉屏耸翠”4字来概而括之。《道光普洱府志》记载车煐题诗:芙蓉千丈叠云屏,崛起青霄耸秀灵。举目直穷天以外,孱颜微露老人星。

七、南涧荷香

在今思茅飞机场一侧,包括后面的小山及至何家箐一带的小山脚下有一条清冽的小河倚山而过,河的两边是荷塘。每逢夏季,微风轻拂,荷香四溢。《道光普洱府志》记载乐韶题诗“两山夹一流,一溪泄棚湃。荷风度岭南,人在莲花界”。

八、诸葛故垒

据道光《普洱府志》记载,思茅城东北斑鸠坡下,建有武侯祠,遗址尚存,每当值边警夜半,辄有声如雷震山岭鸣,土人谓之阴。当时,诸葛壁垒建在今天的红塔木业一带,有武侯祠等建筑,后来毁于兵燹。道光《普洱府志》有五言诗云:“伏波留铜柱,丞相有遗营。夜来惊风雨,犹疑万马声”。在今民族中学一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时任思茅厅同知的河北宣化人黑光捐其养廉银,并邀乡绅捐银再建了第二个诸葛营。营地正中是武侯祠,塑有诸葛亮及琴童、武将的像,四周挖了壕沟、筑了土墙,只留一门。门外是一个有3个足球场大的练兵场,可跑马、射箭。练兵场四周是茂密的松树、柏树和竹林。后来,诸葛营被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中国共产党普洱市委员会党史研究室 www.peds.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5007635号-1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行政中心2幢2楼 电话:0879-2135432 传真:0879-2122685
 
滇公网安备53080202000176